1483 王铎 临褚遂良《道妙帖》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483 王铎 临褚遂良《道妙帖》 / 绫本 立轴
作者 :
王铎
访问量 :
1726
创作年代 :
1645年作
类 别 :
规 格 :
242×52cm
估 价 :
10000000 - 12000000
成 交 价 :
11500000
著录 :
款识 :
乙酉五月五日,孟津王铎。
钤印 :
王铎之印、大学士章
备注 :
释文:遂良顿首,得六月八报书,闻涂中侍奉安佳,为慰道州近还至东畿,气体少宁,承与医疗,已即平复,弥深感遂良自南迁已来,每思白首,奉国恩,触事言喻。王铎 临褚遂良《道妙帖》WANG DUO CALLAGRAPHY IN RUNNING SCRIPT王铎十岁开始习书法,十三岁临写集王《圣教序》,“钻精习之”。自谓“予书独宗羲(王羲之)、献(王献之)。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他一生十分重视对经典的临摹,在创作中不断地融入新的理念。在明末善书巨帧长轴的的书家中,或因追求秀逸而至笔力孱弱,或因放笔一泻而至章法平平,唯有王铎,以雄强的笔势,融入二王的古典雅致,“拓而为大”,有纵有敛,既痛快,又沉着,用笔转折顿挫,跌宕起伏,用墨枯湿浓淡,淋漓酣畅,时如江河决堤,一泻千里,时如飞瀑急湍,左奔右突,时如溪流折转,汇集池潭;又章法之分行布白,题名落款,变化万千而无不精妙,让观者叹为观止。吴昌硕曾赞王铎:“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临〈道妙帖〉》纵两米余,写在丝绸质地的绫上,分三行书,笔势沉雄跌宕,墨韵丰润绚丽,在王铎的传世作品中,称得上一件精品力作。《道妙帖》乃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为一信牍,原作应该大致一尺见方。王铎在临写中“拓而为大”,写成高8尺的巨幅书法作品,可以想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将秀丽放大至雄强却又不失唐人意蕴的超凡的笔墨功力。在绫本上书写,与在纸本上书写相比,笔墨的难度更大,运笔的滞、速,留墨的枯、湿,非有精深的功力和丰富的经验,极难控制。然而王铎的这件作品,却发挥得十分的完美。细细看每一个字,或遇“涨墨”而笔画结团,或因提笔而点划细劲,然而笔力沉雄,疏密有致,无一笔懈怠;结体或欹仄不平,但置于大章法中,却也左顾右盼,上呼下应,气势雄浑,蔚为壮观。可以看到一个大书法家操控笔墨、点划、章法、意趣的高超的专业素质。正因为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使王铎能在其一生坎坷、大起大落和遭人鄙夷的困顿中,依然能够保持其固有的专业精神,创作出无数优秀的书法作品。此作品的左边落款:“乙酉五月五日 孟津王铎”。时1645年,王铎54岁,正当年富力强,大有作为的时期。但身逢战乱,闯王李自成起义已有9年,北方清兵也长趋直入。而去年(1644年)二月,明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南京官吏立福王朱由崧为帝,以明年为弘光元年。其时王铎率家避难于外,被召至南京为次辅政。期间他曾六请告归,终未获准。不久前,又发生从北方来的“太子”真假案,引起朝廷内讧。清兵南下,就在一个月前,攻克杨州,屠城十日,转而渡江进逼南京,人心惶惶。王铎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书写这幅作品的,他当时心情的惶恐、不安、焦躁、无奈,是可以想见的。五天后,福王离南京逃奔太平。宫门大开,百姓涌入。第二天(十一日),更有好事者从狱中扶出“太子”,冠袍加身,并将一直指“太子”为假的王铎从家中揪出痛打,受尽屈辱。四天后(十五日),清兵兵临城下,钱谦益等数百官员出城降清,王铎也在其列。王铎书写此作品的前后数十天,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大事,而且直接影响了王铎的余生及身后数百年。如果仔细阅读作品的文字,还是能找到一些王铎此刻心情惶惑的痕迹。对照《唐文拾遗》卷十五所载“褚遂良《道妙帖》”原文,第一行“八”字下脱“日”字,第二行“道妙”误作“道州”,“小”字下脱“不”字,等。但是,作为书法作品,这并不构成影响,并不影响其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感染力,倒是增加了这幅作品的特殊内涵,让我们今天看到作品,就能见证那360年前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由中国书协编集,荣宝斋出版的《中国书法全集》62卷《王铎》中,作品72署款“乙酉五月”的《临王献之帖》,与此《临〈道妙帖〉》的笔墨、气息极其相似,为同一时期之作,可为印证。
专场名称 :
畅怀——古代书法夜场
拍卖日期 :
2016-06-07 20:00
拍 卖 会 :
北京匡时2016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