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 董其昌 仿倪瓉《溪山亭子》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824 董其昌 仿倪瓉《溪山亭子》 / 绢本 立轴
作者 :
董其昌
访问量 :
2734
创作年代 :
1615年作
类 别 :
规 格 :
90.5×32cm
估 价 :
1000000 - 1200000
成 交 价 :
著录 :
出版:《中国民藏文物鉴赏丛书·书画宝鉴》P69,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款识 :
乙卯冬仲写云林笔,玄宰。
钤印 :
董其昌印、太史氏
鉴藏印:伍氏南雪斋藏、正心诚意斋印、汉波铭心之品、区汉波藏、庚春眼福
备注 :
备注:1.伍元蕙、区汉波旧藏。伍元蕙(1824-1865),更名葆恒,字良谋,又字俪荃,号南雪道人,广东南海人。家藏巨富,刻有《南雪斋藏真帖》、《澄观阁摹古帖》。区汉波,香港近代收藏家,室名“正心诚意斋”。2.苏庚春题签并题裱边。仿倪瓉《溪山亭子》LANDSCAPE AFTER ANCIENT MASTERS中国山水画在五代即已成熟,荆关董巨确立的山水之格更是照耀千古,成为后人广泛学习的对象。入宋之初的李成、范宽更是发扬光大,遂为一代宗师,及至稍后的郭熙诸人更是将山水画向前予以推进。也正是因为到达了写实的高峰,因此画风日渐转变,从高山远景到一边一角,当时的文人亦对绘画有所贡献。苏轼推崇王维画法,开写意之风,米芾绘云山图,皆对后世影响深远。到了元代,在赵孟俯的倡导与实践下,文人画兴起并终成规模,元四家的画风被后世顶礼膜拜,奉为金科玉律。明末董其昌推出了南北宗论,开辟了文人画的新天地。董其昌的绘画以山水见长,宗王维、董源、巨然、二米和元四家,以墨韵幽雅、意境深邃取胜,而不求形似。董其昌作画构图并不落入古人的程序,而且用墨更为一绝,逸笔草草之中,满纸生趣盎然。董其昌不仅长期生活在江南,而且足迹遍至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山西以及北京等地。群峰缥缈的武夷山,云雨变幻的潇湘,波涛翻涌的赤壁,米癫流连忘返的金山,都给董其昌的绘画创作以灵感。董其昌的特别,在于他善用遒劲的笔法,去描绘出多变的云烟雾雨,去捕捉大自然的宁静,使得他笔下的山水,更为超然自得。此幅《仿倪瓉溪山亭子》董其昌自署“乙卯冬仲写云林笔”,即是仿自本专场倪瓒《溪山亭子》,甚为难得。乙卯即万历四十三年(1615),董氏时年六十一岁。董其昌将一河两岸式的高远构图变通为平远之景,近景画松柏茅亭,远山隔水相望,意境空疏寂廖。画家以侧锋运笔,仿倪氏折带皴法。借用《画史绘要》评价董其昌之语用来评论此画,正合其论:“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董其昌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以及题跋、诗文集,影响深远。他的书法早年学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影响深广,开一代风气,成为清人广泛学习的对象。理论上他不求形似,强调自我之面貌,把画分南北宗并扬南贬北,总结了前人之绘画轨迹。在画艺实践上,他更是孜孜不倦,以自家笔法去描绘多情的山水,在秀润之境中,多寄予诗意和暇思,领一代之风骚,成后世之顶礼膜拜的偶像。
专场名称 :
澄道——庞氏家族藏古代书画夜场
拍卖日期 :
2017-06-04 19:30
拍 卖 会 :
匡时2017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