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 吕学 秋山访客图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883 吕学 秋山访客图 / 绢本 立轴
作者 :
吕学
访问量 :
2540
创作年代 :
类 别 :
规 格 :
323×129.5cm
估 价 :
600000 - 800000
成 交 价 :
著录 :
款识 :
海山吕学。
钤印 :
吕学之印、海山
备注 :
吕学 秋山访客图吕学,字时敏(一作毓),号海山 。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清初画家,活跃于康熙时期。张庚《国朝画征录》说他“工人物佛像天尊及驼马,名甚盛,学者宗之”;《图绘宝鉴续纂》则称其“善写照,见之俨然,生气欲动。更精人物山水,遇兴濡毫,度越流品,名噪一时”。吕学画作流传较少,对于其生平事迹文献记载不多,但他在当时却是很有影响力的画家,且从学者甚多。从公私收藏的情况来看,吕学款的作品约有40余件,但其中颇多可商榷者。作为技艺精湛的画家,吕学与当时派驻江南的朝廷大员过从甚密。李之芳平台湾,吕学为其作《奏凯图》长卷,张庚形容其作“千军万骑,陈师案屯,骈部曲列校队,铠甲光明,旗仗清肃,洋洋大观也”。吕学传世作品中还有两卷是为郎廷极所作,分别是绘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的《茗情琴意图》(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藏)和康熙四十二年(1703)的《渔樵耕读图》。郎廷极(1663~1715年),郎永清子。任江西巡抚时,督造官窑瓷器,釉色鲜丽,即举世闻名的“郎窑”。两卷均有郎廷极题跋,其中《茗情琴意图》是吕学为郎廷极所作行乐图。从文献和传世画作来看,吕学在当时交往的朝廷大员均为在江浙一带任职的汉族高官:李之芳被召回京后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被尊为“阁老”,是当时汉族中职位最高的官员;而朗廷极出身汉八旗郎氏,初以门荫入仕,后累得擢升,其父族兄弟也多身居要职。吕学为这些朝廷要员所绘的作品往往呈现出极强的针对性,画的内容不是某一具体事件、人物细致精准的描绘,就是择取投其所好的题材,总体上偏向写实细腻的风格。《秋山访客图》尺幅极大,长323.5厘米、宽129厘米,这一尺寸在现存的吕学画作中极少见,只有作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的《商山四皓图》(苏州博物馆藏)尺幅(长333厘米、宽124厘米)略与此卷相当。《秋山访客图》右上有吕学“海山吕学”名款和“吕学之印”、“海山”两方印,无年款、受画人和收藏信息。吕学名款具有较高辨识度,从现存作品来看,主要有行书(行草书)和楷书两种面貌,尤以行书款最为多见。往往自署“海山吕学”,其中“海”、“山”二字作合文,左为“氵”,右则“每”、“山”相连,“每”字中竖与“山”前缀画几乎合为一笔。从名款写作习惯来看,与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松鹿老人图》(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和康熙四十年(1701)的《水阁观梅图》(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较为接近,初步判断此幅应是吕学早年到盛年时期创作的作品。《秋山访客图》近景处二劲装骑手顺山道打马而上,石阶的尽头是一处雅致院落,二层的阁楼中,一高士正临窗读书。院落背依的小山像屏障一样隔开村落和廊桥,暗示其避世隐居。而与书阁隔水相望的,是一位执杖前行的文人,小书童双手捧琴紧随其后。或许是被读书声所吸引,明明已转过山腰,他却还回首望向书阁方向。这处院落和阁中高士显然是此幅焦点所在,而画幅的另一焦点则是位于左侧山巅之上的古寺。与通常山水画中语焉不详的佛寺不同,这座寺院的结构被描绘的非常清晰:整组建筑依山势而建,大体为二进院落,佛殿、经阁错落,七级佛塔在院中一侧。这种将佛塔置于寺院内的布局方式相当古老,甚至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与画中寺院结构最为接近的是始建于东晋的金山寺。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的金山之上,清朝时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称四大名寺。不仅如此,诸多历史故事甚至神话传说与此寺关联。金山寺历史悠久,作为江南名山,不仅是文人墨客着意描绘的对象,历代也有众多画家以它为题材进行创作,如旧题李唐的《大江浮玉图》、文徵明《金焦落照图》等,甚至金山和金山寺的图像通过《京口三山志》这类印刷形式流传。或许吕学此幅《秋山访客图》正是借金山寺之实景,写某位权贵的隐逸之思。
专场名称 :
澄道——古代绘画夜场
拍卖日期 :
2017-06-04 20:00
拍 卖 会 :
匡时2017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