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李云峰:情动于中而形于色
李云峰
对于艺术家而言,若对身外世界无动于衷,自然体验不到如“杜鹃声里斜阳暮”这样的境界。这“杜鹃声里斜阳暮”,有作用于听觉的,也有作用于视觉的, 没有直观感受的人是写不出来的。此诗句来自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又有“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视为“无我之境”。包括王国维在内很多人认为,“无我之境”较“有我之境”更难达到。话虽如此,却不尽然。“有我之境”,人与物有一种互动关系,所以产生的诗文、书画作品里边,流露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和真性情。而“无我之境”,则人完全依赖于直觉,内心不为外象所动,仅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对于艺术家而言,若能借助作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达到“有我之境”,已可“自树立”了。并非必以“无我”求境。
云峰是我熟悉的学友,因为熟悉,所以在品评他的作品之前,前面加了一段长长的导语。这导语看似闲谈,却包含了我对他的期冀。云峰的心性,有同龄人难有的恬淡与平和,这心境有些来自于先天秉性,有些来自后天修养。从他的书法、绘画作品中,都能看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他的作品是和自己的心性吻合的,没有矫揉造作的东西。作品中要展现的是生命万物的真善性灵,是自由、超脱、宁静的美好。让人看了以后,能够产生静谧之感,带入一种理想的境界。这可能是他心性映射的结果吧。
这些作品反映出他对花草、人物的理解和感受。在表现技巧方面,作了很多尝试。运用较高难度的“混撞冲渍法”和“交错点彩法”。借助色彩搭配、明暗光影等方法来塑型,具有创新性。在色彩方面,把紫色与黄色、蓝色与黑色、红色与绿色等呈对比关系的颜色并置在一起,还要表现出统一的色调和静谧之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在光影表现上,有自己独特的用光语言。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以平光表现物象基础上,加以侧光、逆光、透叠、光轮等手法表现所绘物象的自身光与心光。画面中的光感效果使物象沐浴在圣光之下,有一种独具魅力的视觉效果与感受。技巧的杂糅、色彩的混搭,融汇到统一色调里边,使画面多了一份神秘感,有种把物、把人放到了异域空间的感觉。以我个人的理解,他想要表现的并不是寻常的物或人,而是使其蒙上了一层哲理的思考。这五色的荷花,或非本相,借助人心的映射,借助梵光的照耀,幻化出五彩空相。他的人物画,似乎是对花卉画的解读和启示。画中人拈花问佛,在一念一嗅间,心生涟漪,幻化出多彩的心境。画中人外表的娇羞与内心的荡漾形成了对比,变得更加风情万种。
这些作品的整体内涵有着儒释道的哲学理念,观者需要有禅者的心境与道家的心性。云峰在作品表现性方面的尝试并不能说完善,色彩的搭配是否符合视觉的规律,表现的技巧是否需要统一整合,还需要不断地尝试。作为青年画家,在中国画的创作方面,敢于尝试,敢于突破,难能可贵,能够画出面貌,画出特点,更是值得肯定的。借用一句“精研古法、博择新知”,与云峰共勉。
(作者:赵盼超)
李云峰作品品赏:
清心 李云峰 纸本淡彩 35cmx70cm 2015年
镜花缘·初心 李云峰 44cmx81cm 2015年
山水四季之秋 李云峰 纸本淡彩 35cmx70cm 2015年
山水四季之冬 李云峰 纸本淡彩 35cmx70cm 2015年
万化随心系列二 李云峰 纸本淡彩 49cmx49cm 2015年
心花怒放·静谧 李云峰 没骨点彩49cmx49cm 2015年
拂尘拈花系列四 李云峰 纸本淡彩 45cmx45cm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