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石甫的国画艺术生涯(1914-2003)
冯石甫先生像
原文标题:冯石甫的国画艺术生涯(1914-2003)(纪念其从艺八十周年及九十寿辰)
一、世代书香育隽材
冯石甫,名正灿,别号卧云松馆主人,1914年生于四川省什邡县,冯氏出身什邡大族,祖居蓥华山麓的徐家场(今蓥西镇),这是一个聚有“五楼、四巷、十大庙”的前明古镇,冯姓世代簪缨,祖父冯雨樵(誉骢)两任云南省东川府及广南府知府,迭有政声,兴办东川翠屏书院,促进边疆文化,载誉滇南,后主持云南全省厘金事务,告老返川,寓居成都,祖辈弟兄三人均中式清代举人,花萼联辉,一门风雅,博得乡人赞誉,其父冯庆树(地青),于民初曾任西康道孚知县,母张氏,为云南腾冲军门张奉森之女,幽娴贞静。生冯氏弟兄姊妹七人。石甫为第五子,幼小聪颖,受严师教海,在家塾中,特为其聘请启蒙画师蒋灿(人物山水)指导习画,初窥艺术之门径。
冯石甫自幼即生长于书香翰墨环境之中,在故乡悬有“朝议大夫第”,和“文魁”,巨匾的宽敞院落里,庭院深深,两株老桂浓郁匝亩,其卧室当窗,即有虬松数株,绿叶婆娑,覆荫天日,居室正厅、名书法家黄云鹄书“云巢”二擘窠大字,印象极深,此诱发冯氏后称:“卧云松馆主人”之由来,而平生爱画松,盖别有一番情愫。族人中,受叔父辈的艺术感染尤深。冯庆榜(乙青,工花鸟),冯庆橒(鲁青,工黑女婢),冯庆樾(荫青,号灵莹子,工诗、善书法),姑父贺维翰(工金刚经体),史固良(善草书),孙绍彭(工笔花鸟),诸人成就,均载《蜀中书画录续编》中,家中艺苑良朋汇集,欣调笔砚,对石甫幼年的耳濡目染,受益良多。祖父冯雨樵亦工诗,善书法,号绿萼梅斋主人,寓成都少城将军街小院时,与成都“五老七贤”,如方鹤叟(旭),刘豫波,颜楷,尹仲锡,廖季平等过从甚密,石甫还深深记得老宅内,梅香馥郁,竹影摇篁,曲槛回廊间,曾悬有颜雍耆手书:“新得园林栽树法,喜闻子弟读书声”的佳联,老辈们临池畅笔,逸兴飞觞的情景,犹历历在目。石甫和正灿之命名,也是由祖父按“南山灿,白石烂”的古诗谣甯戚《饭牛歌》而取名的,在这样的诗情画意氛围中,奠定他决心投向艺苑,寄情丹青翰墨之中。
石甫于1936年毕业于四川省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从师于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吴湖帆、吴一峰等大师。记得当时,他和石鲁(冯亚珩)共一室,分别住上下铺,他们俩相互切磋学习心得,展示作品,真是情同手足,这段友情久久难忘,而当时自己完成的工笔花鸟“凤凰图”,请石鲁评价,认为己有宋人风味。其艺专卒业的同学中,多人都成为了画坛一代精英。他艺专毕业后,曾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及在银行界工作,业余对绘事从未中辍,尤寓意于山川实践,平时浏览蜀中风景名胜之地,对云烟变化,水石幽闲,平远险易之形,风雨明晦之态,均常作速写,勾画草图,以增长构思所本,每回到故乡,亦与当时县中艺界翘楚如:王心樵(十方楼子)、易羽狄(荆驼),施致中(和圃)等互作交流,其叔父冯庆模(楷青,枕书楼主),冯庆橒(鲁青,墨磨人斋主人),均为收藏家,举凡王原祁(四王)山水,赵子昂百骏图,樊沂十八真者图,仇英青绿画卷,八大人物,板桥兰竹等真品,逢春秋佳日,临轩展示,任作观摩,亦为其增益不少,因而石甫的韶华,真可谓:“壁上悬图皆晋宋,床头鼎彝半商周”,有这样一个好环境,奠定其深厚的艺术根基。
二、青海湖畔寄青春
新中国成立,时为1951年,石甫应青海省招聘团,毅然辞别成都,穿上戎装,振奋北上,在青海当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凭着一股革命热情,参加了地方土地改革,清匪反霸,民主改革等轰轰烈烈的民主建政工作,后调省委宣传处,及省卫生厅工作,那“雨睛开秀色,金风响绿涛”的浩瀚青海湖;那“青峰如画稿,娟娟乱紫霞”的花石峡;那油香四溢的柴达木,雄伟巍巍的唐古拉山,经幡飘拂的塔尔寺,星罗棋布的黄河源……这一切既开扩了他的眼界,增添了他的无穷画稿。1958年至1961年,他与郭世清、方之南、朱乃正同志等几位画家,调往北京人民大会堂青海厅,作大型壁画《柴达木盆地》、《青松永寿》等,当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赞赏,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还特意赠送印章一枚,作为纪念。在青海省这段时光,由于他的勤恳敬业,他用自己的画笔,讴歌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增强青海各族人民的团结和促进地区文化繁荣,作出辛勤贡献,石甫的作品多次在青海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当他年老回顾这段经历时,他还说:“鬓入星霜全无悔,欣览峰色与湖声”。青海那绵延的唐古拉山、昆仑山、祁连山是无比地雄伟苍茫,蒙古语号称库库诺尔,即青色的湖,那海心山上鸟岛奇观,浩瀚的波涛将永远萦回在他峥嵘岁月和画卷里。
三、秋窗风雨勤无辍
冯石甫在1963年,因病返川,恰恰遇上了政治风云诡谲,阶级斗争强劲的时代,和众多文化人的命蹇一样,中国绘画艺术一度也打入封、资、修的禁城,他为了生计和糊家养口,不能不为衣食另觅新途。“文革”妖氛,更遭迫害,无幸免地下放街道生产组劳动,但他在工余,对情有独钟的绘画,却依然未辍。在狭窄简陋的住室中,辟开了一席之地,铺设画案,回思涉猎风物素材,重新拿笔画成意境鲜明的《黄南风光》和《引涛上山》诸幅佳作。(按:此二图在六十年代曾送交全国美展,获得好评),石甫自幼皈依佛门,曾受西藏多吉格西和贡嘎活佛等密宗大师开示。因而养成他虽处逆境,仍然保持其豁达开朗的乐观心态,他平时除埋头笔耕外,好结交方外友,诸如文殊院宽霖,宝光寺遍能,昭觉寺清定,爱道堂隆莲法师等,均有交谊,受他们请托,先后绘赠有《白猿》、《松鹰》、《鉴华飞瀑》等巨幅,既作藏经阁布施,也解脱胸中一些烦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神州大地潋滟春光,百花复苏,当外贸渐开,国际文化市场初放时期,蓉城竹帘画一度占有广交会市场,石甫这段时间,不计报酬微薄,不计未获虚名,昼夜辛勤地参与了竹帘画制作,他十分欣喜地说:“中华绘画艺术有了生机,这应该欢呼高兴,何必计较收入。”他勤奋劳动,有时一天完成两辐,笔调一丝不苟,他的作品日益为同行认可和赞誉。此间,抽暇完成的一幅“杜甫诗意长卷”,便是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艰难岁月中呕心完成的,由于精神贯注,意境闲适,瞧那千株万株青青翠竹,千枝亿叶,摇曳披离,足见其功力和运笔的精微,至后来鉴赏名家如吴一峰、梁伯言、陈无垢、陈漫漫等题跋均赞为精品,石甫先生最爱梅花,这和受祖父绿萼梅斋诗人的影响有关,老家后园曾植绿梅百本,傲骨萧寒,花开似雪,构筑人生品质,因而其处逆境困境时,他曾咏:“瑞雪能识花情性,晚霞映出新梅梢”,他完成此梅花长卷时,表达祖国前途必定昌明的信念,他对艺术迫求的执着,哲人韧性是难能可贵的。
冯石甫作品:漓江春雨
四、五岳黄山归去来
198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冯石甫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这是党和政府对他艺术造诣的评价和毕生历史的认可,也给他艺术生涯创造了一个大好良机,按照他从事艺术的准则:“要读万卷,行万里路,才有开阔的视野与心胸”。他参与文史馆的各种活动,积极踊跃,受命完成每次一次创作与展览,他总是努力完成,值得效法的是:此时冯氏已入古稀之年,他为了写生,曾九次登上黄山,实践他:“看尽黄山松,写透黄山云”的心愿。从八十到九十年代,以耄耋之躯,走遍全国各地,攀峨眉,下海南,泛峡江,访滇南,创作写生,刻苦钻研国画艺术,完成了诸如:《黄山云瀑》、《横绝峨眉岭》、《枫桥夜泊》、《石林奇观》、《黄果树飞瀑》、《青海享堂峡》等描绘祖国美丽山川的画卷,其中一幅《金殿行吟图》更道出一段感佩人心的故事。原来在走访云南金殿写生时,先祖冯誉骢(雨樵)作宦滇南的叙事诗,尚刊刻于殿堂的石壁上,古往今来,题咏者千百,先祖诗意存两首,足知功力,又见惠声。今期感慨无已,因而挥笔即成漫步金殿梅林中的绝妙构思。而此图发表,又引起先祖在滇南的故旧梁公后裔的无比眷恋,省文史馆书法组长梁伯言,即知先辈订交友情殷渥的故事。粱老入川,遍觅冯氏后人,道及当年同袍棠棣深情,持握欷嘘 ,在文史馆中,再成挚友,艺苑传为佳话。石甫在文史馆工作期间,不顾年老体弱多病,仍完成《竹海》、《春意图》、《梅花》山水多幅长卷,始终坚持政治学习,关心集体,每次活动积极参与,还多次将自己的作品捐献义卖,资助困难群众,对热心绘画的莘莘学子,他亦悉心施教,如其弟子沈作常现担任成都市书协副主席,施云翔现在岭南山水画界中誉为翘楚。
冯石甫平生作画,尤擅山水,其师承大走客吴一峰师长多年,承其教而又有突破,作品元气蓬勃,墨痕飞动,浑厚谨严,意境深远,举凡一草一树,清癯苍老,逾见精神,一壑一峰,先观气骨,乃露云根,布局皴劈,一丝不苟,先生用笔既体会前人诸多法则,而又能突破窠臼,设色喜为丹青,画面斑烂,极富生意,瞻视更增美感,本人常练字,重魏碑体,常谓字画同源,按岭南画派归纳,运笔勾勒,无不与笔阵纵横的气韵相连,故观石甫之画,学步荆关,而胸中丘壑见证文章。既继承中国画传统,而取景设色,又富有时代新意,名家评论:“冯氏青绿山水,生机盎然,气势磅礴,苍松凌霄,苍岩伟岸,得大千之妙理,幽兰吐秀,翠云拥春,含湖帆之风采”。与冯建吴、冯灌父合称蜀中“三冯”。
其作品:1958年创作的《原油东运》获国家文艺创作卫星奖;1986年曾参与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文史研究馆联合画展;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书画作品展《黄山飞瀑》被选入大型画册; 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国际中国书画展获大赛荣誉奖;1995年5月,在深圳市博物馆举办的纪念徐悲鸿大师诞辰100周年,张大千大师诞辰95周年及深圳建市15周年及其弟子书画精品展,徐、张门弟子十人参加画展,冯石甫作品《黄山揽胜》被出资3.2万元收藏。1997年参加中国文化部举办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国画作品展,所作《寿石翠竹》、《松岩虎啸》、《高山流水》、《轻舟已过万重山》均载入纪念画册。2001年7月应美国旧金山时代画廊邀请举办中国冯氏父子画展,获得旧金山市政府颁发的“金质奖”荣誉证书。
冯石甫诸多作品为国内外众多单位收藏和为日本、美国、法国、台湾、香港等海外同胞私人珍藏,他近年来在四川、成都、深圳、扬州、美国等地举办了个人画展,其成就和传略己收入《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宝鉴》、《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当代中国书画名人录》、《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出版有《冯石甫、冯祥伦父子画集》。
冯石甫 1985年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任馆员,巴蜀诗书画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中山文艺研究会国画研究创作室理事,成都丙戌金石书画研究会顾问。
冯石甫的一生,是坎坷而又灿烂的一生,他经历黑暗的旧中国,而瞻新中国昌明盛世,虽曾践荆棘而乐享晚晴,他迫逐艺术生涯,心田淡泊,遐龄九十,硕果丰盈,他于2003年4月23日在成都逝世。其弟在他谢世周年祭,用诗句总结云:“翩翩书香子,系出大树门,(注)幸继先人德。晚沐党国恩,黎明辞家远,策骑向西宁,丹青知荦卓,彩墨赴燕京,迟暮归林下,潇洒写烟云,珍什堪盈箧,夙夜见辛勤,可慰存贞白,豁达对清平,且当放怀去,嘉竹仍森森。今来瞻寿石,兹焉倍可钦。”
注:“大树”,指冯氏为大树将军冯异后裔。
作者:冯正肃(什邡政协文史委副主任)
2005年5月18日成稿
(本文稿件由冯石甫先生之子冯介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