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石甫笔下的美丽中国
东方美专师友在蓉聚会留影 一九八零年六月十三日
后排右二为:冯石甫;前排中间:冯建吴,右三:吴一峰
已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冯石甫先生(1914-2003)是中国青绿山水画大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巴蜀诗书画研究会理事,与冯建吴、冯亚珩(石鲁)合称蜀中“三冯”。他早年(1936年)毕业于四川省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先后师从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吴湖帆、吴一峰等国画大师,且远绍王维、荆(浩)关(仝)、董源、李成、范宽(中立)、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山水画巨擘之真诠而自出机杼,不仅在当时就誉满画坛,即在他辞世近十年后,仍令人念念不忘,心慕手追,争藏遗墨。
先生出身于簪缨世家、书香门第:祖父冯雨樵工诗,擅书法,在知前清云南东川府任上曾兴办东川翠屏书院;父亲冯庆树早年为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蔡锷护国军,著有《卧云仙馆诗钞》;诸叔、姑父多擅丹青翰墨,如冯庆榜、冯庆橒、冯庆樾、贺维翰、史固良、孙绍彭。先生幼承庭训,素抱家国情怀,心系社稷苍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他一生走遍大半个中国(自吟“鬓入星霜全无悔,欣览峰色与湖声”),亲身感受各地的山水灵气而融注于翰管,将美丽中国的山色水光表现得绚烂多姿、活色生香——无论是崇山峻岭、深壑高涧,还是花径梅阵、松涛竹海,皆应物象形,开合自然,随类赋彩,布局井然,层次分明,虚实相间,墨韵酣畅,气完神闲,令人叹为观止,玩味不已。
唐代画家张璪有名言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转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画家不管有多少漫游经历,最终还须从“心源”(心性)落墨。画家若不得“心源”,虽师从“造化”(天地自然),仍难免“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所谓“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唐?希运:《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即此。冯石甫先生深谙此理。他在主(心源)客(造化)关系的融合中更注重对创作主体的“心源”的明悟与释放。他曾告诉胞弟冯正肃先生:“作画是吐胸中梗概,足自娱也。”即如元代画家倪瓒以“逸笔草草”而“写胸中逸气”。所以冯石甫笔下的青绿山水皆有自己的解读、自己的体味、自己的气质、自己的性情。
当然,冯石甫先生的青绿山水之所以能臻化境,乃是以高超的技法为基础的;没有这个基础,则无眼力去师从“造化”,更无心力去得“心源”。晚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论画六法》一节,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列为首要之法,指出二者乃作画之根本所在:离开二者则无以言画。不用说先生当熟谙“六法”。我们看他的《黄山飞瀑》、《漓江春晓》、《奇峰松涛》、《邛海帆影》、《九寨沟长寿松》……或气势磅礴、拥翠叠嶂,或迤逦婉转、蕴玉含烟,或扶摇拖曳,流光溢彩,或着情逸趣、惟妙惟肖,皆以骨气运笔而神采奕奕、生机翕翕,可谓依“造化”而来又高于“造化”,荦荦然有别于他人笔下的同类景致,令人眼目大开,拍案称奇。
冯石甫先生从事中国画艺术长达八十年之久,在当代青绿山水画家及巴蜀画家中自成一格,多获殊誉,却始终淡泊若素,谦光自守,惟以振兴中国画为己任,颇有远祖“大树将军”冯异之风范(《后汉书》卷十七载冯异“为人谦退不伐”,“仁不遗亲,义不忘劳,兴灭继绝,善善及子孙”),至今尚为人景行。马克思在谈到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认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同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一八四四年经济哲学手稿》)冯石甫先生自幼研习儒学义理而深执谦谦,品行廉隅。所以,他特别钟情于傲霜凌雪、卓然不羁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其自号即为“卧云松馆主人”,又有吟:“此间干净无多地”(咏竹)、“瑞雪能识花情性”(咏梅)。我们看他的《独立苍茫自咏诗》、《九寨沟长寿松》、《杜甫诗意画》、《竹海》、《寿石翠竹》、《翠石朱竹》、《松竹长青》、《梅花》、《红梅迎春》、《春意图》等画幅,均见扑面而来的凛然正色、浩然正气、肃然正骨,形象浑厚苍郁,峭拔劲挺,亭亭物表,不怒自威。这种谦抑而正肃之气,可以说满溢在他所有的字里画间,形成其画的风骨节概,支撑并张扬着他笔下的美丽中国。所谓人如其画,人正则画正,即如是也。
作者:屈小强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文史杂志》主编、编审
(本文稿件由冯石甫先生之子冯介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