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 张瑞图 行书《与刘智藏书》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470 张瑞图 行书《与刘智藏书》 / 绢本 手卷
作者 :
张瑞图
访问量 :
2261
创作年代 :
1625年作
类 别 :
规 格 :
26.5×516cm
估 价 :
7000000 - 8000000
成 交 价 :
8280000
著录 :
著录: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一册P353,编号沪11-064,文物出版社,2007年。2.《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四卷》P1896,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3.《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年。
款识 :
天启乙丑书于东湖之果亭,瑞图。
钤印 :
张瑞图印、张长公
备注 :
张瑞图 行书《与刘智藏书》ZHANG RUITU CALLAGRAPHY IN RUNNING SCRIPT晚明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绚烂的时代,动荡的社会,黑暗的政治贫富悬殊的经济加之明代中期以后禅悦之风的盛行,使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思想空前开放,不断追求自我,表达自我,犹以李贽、袁宏道等人为代表,他们标榜“无佛无祖”,不受拘束,提倡“童心”,诅咒“法理”,主张抒发个人情感,反对矫饰打扮。书法史上此时张瑞图、王铎、黄道周为代表一批书家在这种环境与思潮中异军突起,脱颖而出。他们以一种纵横豪迈,放荡不羁的全新面貌一扫当时媚柔文雅的书风,并在书法史上掀起一股求新出异的浪潮。在这股浪潮中张瑞图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可以毫不避讳的说,他就是晚明新书派出现的标志。晚明四大代表书家中,张瑞图是最年长的一位。他比黄道周大十五岁,比王铎大二十二岁,比倪元璐大二十三岁。他在书法革新道路上的身体力行无疑给其他后来书家带来思想上的启发及实践上的借鉴。张瑞图奇崛孤傲的书风和纵横捭阖的用笔与前人相比无疑是格格不入的,不论是明初的“三宋”、“二沈”,还是吴门书派巨臂文徵明、祝允明,亦或是云间书派的领军人物董其昌,虽然他们各自成就璀璨,但若从整体风格来看这些人仍是隶属传统“二王”范畴之内。而张瑞图的书法无论是外貌特征还是内在意蕴,都与前人有着天壤之别。《行书》作于天启乙丑年,即天启五年。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春,张瑞图告假还乡,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居住在老家晋江东湖之滨。这次返乡张瑞图过上了悠然自得的惬意生活,平日与一些好友泛湖登山,或诗文酬唱,或书画自娱。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十一月,朝廷升其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并充《明实录》副总裁。此时的张瑞图对这两年的东湖生活十分留恋,因此并未立即返京就职,而且还产生了归隐山林之意。在挚友太常少卿丁启睿的一再劝说下,他才于第二年春夏之际离家返京。临行前,又创作多幅书作留于家人和朋友,这些作品联同部分旧作,由其弟张瑞典于天启六年(1626,丙寅)冬,在家中汇刻成一部《果亭墨翰》。由此书题款可以知道,张瑞图其时仍在老家东湖,正是心态最为闲适,书风最为成熟的时期。刘恒先生曾把张瑞图的书风划分为个不同阶段,第一是在天启元年之前,书法处于在临摹前人和探索自己面貌的初期,以章法上字距紧密,行距疏远,字形上收束紧结,用笔上圆转奔放为特征;第二阶段是天启元年到崇祯元年,这一时期张瑞图个人代表书风成熟并逐渐强化,用笔紧峭猛利,结字开张跋扈,章法跌宕起伏;第三阶段是崇祯二年以后,此时点画无益工拙,体势不求正欹,一律平直简略。此书是张瑞图第二阶段所作,凌厉的点画,奇崛的字形构成了作品的主旋律。此作压缩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而又尽量拉开行距,在视觉上给人极强的冲击力,笔画雄强,转折方硬,用墨一任自然,形成浓淡错落变化的节奏感,可以说是张瑞图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
专场名称 :
畅怀——古代书法夜场
拍卖日期 :
2016-06-07 20:00
拍 卖 会 :
北京匡时2016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