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7 齐白石 其乐何如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0767 齐白石 其乐何如 / 纸本 立轴
作者 :
齐白石
访问量 :
2044
创作年代 :
类 别 :
规 格 :
136×33.5cm
估 价 :
4000000 - 5000000
成 交 价 :
9775000
著录 :
1.《张宗宪珍藏近现代书画》P77,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2002年。2.《齐白石的世界》P378,台北羲之堂,2002年。3.《齐白石的艺术世界》P37,台北时报文化有限企业公司,2002年。
款识 :
其乐何如。借山吟馆主者,齐白石久客京华,思乡时也。
钤印 :
湘潭人也、借山翁、人长寿 鉴藏印:曾经张宗宪拥有
备注 :
展览:1.“张宗宪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展”,上海,2002年6月;2.“张宗宪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展”,香港,2002年10月;3.“张宗宪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展”,台北,2002年12月;4.《齐白石的世界》,台北国父纪念馆,2002年。《其乐何如》 FISH AND RODS在湖南湘潭县,齐白石留有三座故居,即星塘老屋、梅公祠和寄萍堂。1900 年,自小在星塘老屋生活的齐白石,已36岁,因老屋人众室窄,便寻觅将屋迁出。这一年,他用《南岳全图》十二幅所得润银三百二十两,典租了距星塘老屋五里远的梅公祠作安身之所。如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所言:“事情办妥,我就同了我妻陈春君,带着我们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搬到梅公祠去住了。莲花寨离余霞岭,有二十来里地,一望都是梅花,我把住的梅公祠,取名‘百梅书屋’。我作了一首诗,说:最关情是旧移家,屋角寒风香径斜,二十里中三尺雪,余霞双屐到梅花。”梅公祠风景极好,齐白石在梅公祠内又添盖了一间书房,他把书房名为“借山吟馆”,意思是:“山非我有,不过借来娱目而已。”原来在齐白石家附近又有余霞峰、晓霞峰等,于是齐白石将自己的书房名为借山吟馆。一到夏天,祠内“绿荫铺阶,凉生几榻,尤其是秋风夜雨,潇潇簌簌,助人诗思。”齐白石在梅公祠居住了七年,这期间他潜习于书画,还受邀出访名山大川,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学识,提高了技艺。在此他还完成了著名的《借山吟馆图》。晚年齐白石在《题画芙蓉忆百梅祠》一诗中这样回忆道:“芙蓉花发咏新诗,故园清平忆旧时。今日见君三尺画,此心难舍百梅祠。”可见齐白石对梅公祠的生活一往情深。齐白石在书画作品中的许多别署,如“借山翁”、“借山老叟”、“借山门客”、“借山吟馆主人”、“借山吟馆主者”等也都和这一段生活里的美好记忆相关,这也印证了他对这段生活的看重,日后在他乡生活中,梅公祠也勾起了他无限的乡思。这件题为“其乐何如”,落款为“借山吟馆主者齐白石久客京华思乡时也”,并有钤印“湘潭人也”、“借山翁”、“人长寿”的作品即印识了这样的背景。1917齐白石正式定居“京华”,时已五十四岁,而由“久客京华思乡时也”,可以看出,这件作品当属齐白石晚年之作。在客居北京的晚年生活中,齐白石开始慢慢尝试着把对家乡的怀念画进画里:“余欲大翻陈案,将少时所用过之物器一一画之。”从这件作品中我们即可以看到他独特的平民生活视角。画面中,钓鱼竿、四角小长凳、鱼篮、盛在鱼篮中的两条小鱼,这四组物象的组合,虽简单,但却让人浮想联翩,虽没有人物出现,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却像梦一样把观者由画面向外富有想象的延伸,似乎可以想见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洋溢欢乐而可爱的生命世界。由此而不得不佩服白石老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对普通人性中生命情趣的关怀,他将散发着泥土芬芳和生活气息的“平民味”带入了传统的文人画创作当中,以一颗平民之心歌颂平民生活,天真烂漫,体物入微。当然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意境的精准传达,除去作者独特的视角和具有高度的生命感悟外,扎实的绘画功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白石老人的这件作品,构图舒朗开阔,造型简洁冼炼,画面气韵充满。从最下方的四角小长凳,到最顶端竖立起的长长的钓鱼竿,一上一下,这二者撑起了整个画面,使画面具有张力。画面的主体小长凳和装有两条小鱼的鱼篮一左一右错落有致,边角之处延伸至画面外,更显作者构图的匠心。小长凳,作者以侧锋浓墨,恰到好处的笔墨控制力,以及飞白的运用,把板凳的木质肌理和光泽感刻画得逼真细微。鱼篮和鱼,作者则以稳健厚重的笔力写出物象的梗概,虽寥寥数笔却栩栩如生。长长的钓鱼竿从画面右下方一直延伸至左上方的留白处,这种对角线式的构图也是白石老人常用的手法,愈显得画面的饱满不单调,鱼竿以篆法写出,笔力遒劲,富有变化;鱼线丝丝缠绕于鱼竿之上,笔力游韧,看似繁复,却交代得很清楚,活灵活现,可见白石老人深入内心、心手相一的深厚功力,亦可谓“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在清新淳朴的画面感受下,我们细细品味白石老人的题款,一片乡思跃然纸上;在祥和鲜活的画面氛围中,亦又勾起了我们对生命的感怀。画面描绘了一条板凳,一根钓竿,一个竹篮,篮子中有两条小鱼。钓竿上缠绕着细细的丝线,这画面,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乡间。画家以“其乐何如”为题,还特别说是“久客京华思乡时”,这又把观者的想象与画家动机联系起来,使人走进他的画境和情感的深处。体验的他乐在何处。作此画时,齐白石已经年过八十,八旬老人怀念儿时钓鱼,觉得那快乐无可比拟。这是历史沧桑才能获得的体验—人生最快乐的体验在童年,认识到这一点时候,童年已经成为逝去的梦。齐白石曾有一首《为门人于非闇题钓虾图》:衰老耻知煤米价,儿时乐事可重夸。钓鱼怜汝曾编记,何若先生旧钓虾。(余儿时曾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丝起,虾随钓丝出水,钳尤不解,忘其登彼岸矣。)这首诗和跋,可以作为《其乐何如》的注脚,“煤米价”关乎物质生活,“儿时乐事”关乎精神生活,对白石老人的艺术而言,后者更重要,因为那意味着进入了审美的境界,是以审美的态度关照、选择、创造自己曾经有过的生活,儿童世界是艺术的世界,成人不能再回到儿童,但可以在精神上重温儿童时代,使自己艺术化,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如此—这需要发自于内心,也需要表达的才能和技巧。—郎绍君《齐白石的世界》
专场名称 :
澄道——一粒丹砂·齐白石书画夜场
拍卖日期 :
2016-06-06 21:00
拍 卖 会 :
北京匡时2016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