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7 十七至十八世纪 文殊菩萨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3407 十七至十八世纪 文殊菩萨 / 黄铜鎏金 局部泥金彩绘 镶嵌宝石
作者 :
访问量 :
1294
创作年代 :
十七至十八世纪
类 别 :
规 格 :
高36cm
估 价 :
2200000 - 2800000
成 交 价 :
2875000
著录 :
款识 :
钤印 :
备注 :
西藏 雪堆白风格文殊菩萨经常高居显宗八大菩萨的首席尊神,特别是在般若经典盛行的大乘早期,文殊象征般若智能,修行者必须通过智能修行关卡始能成佛;因此,文殊菩萨成为佛部的最高位阶菩萨,亦即佛的法(法王子),代表佛的智能。 文殊菩萨乃是极其特殊的佛教尊神,显密各宗的不同文殊菩萨法相,共计数十种之多;其中多为菩萨身着“报身庄严”相,一般多显现寂静相。寂静相之文殊菩萨有立姿、坐姿,或举剑、持手帜物等多样身姿;较常见者为一面二臂,右手高举利剑挥悬之坐姿相,为其基本形象。此件文殊菩萨全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左手结说法印持一株莲花开于左肩,上置经书,右手高举持慧剑,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的重要手帜物。智慧剑为二刃型制,表断除人、法二种执着,体现“人无我、法无我”之二种无我,功能为斩除无明烦恼之乱结;横条贝叶经形式的经函则代表一切般若经典。菩萨头戴五叶花冠,束发高髻,宝珠顶严。面相方圆,长眉细目,眉间白毫,鼻梁高挺,表情沉静。耳垂圆珰,束发垂肩,帔帛搭于双肩。躯体健壮,体态均称,结构合理。上身袒露,胸前饰有璎珞,臂部、手部、踝部都饰有钏环。下身着长裙,两腿间的裙褶呈放射状自然流畅铺于座面之上。束腰仰覆式高台莲花座,莲瓣宽大饱满,制作精致。从此像看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铜色润泽,这是雪堆白成立以后专门研制的配方,应当是受到尼泊尔技术影响后,使用在黄铜合金上的新成果。以前也有类似效果的铜造像,不过,这一技术在雪堆白中得到广泛运用,类似的作品很多,成为雪堆白标志性作品。另外,整个作品明显仿12或13世纪的风格,虽然莲瓣是17至18世纪的样式,但是线条率性,装饰繁密而紧凑,颇有古风,很能看出雪堆白工匠的功力,堪称一件博物馆级藏品。17至19世纪是西藏艺术发展的后期,格鲁派在西藏取得了统治地位,佛教的兴旺发展促进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形成了藏传佛教艺术最后一个高潮。扎什伦布寺利玛、多觉边肯(雪堆白)利玛和德格利玛代表了这一时期藏区最高的艺术成就,其中扎什伦布寺代表后藏艺术风格,多觉边肯(雪堆白)代表前藏艺术风格,德格代表康区艺术风格。“雪堆白”意为“如意莲花工院”,即著名的旅德藏学专家扎雅·诺丹西绕活佛在其著作《西藏佛教术》一书中提到的多觉边肯造像工场,这里是西藏地方政府经营的佛教用品生产基地。“雪”指布达拉宫脚下的地区“堆白”指那里的工匠能够造出人们所能想象出的任何东西。它始于17世纪五世达赖执政时期,汇集各地名匠以满足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处修建和铸造佛像之需。1754年,七世达赖正式在布达拉宫脚下建立手工业团体,并取名“堆觉白其”造像工场。这里集中了藏区各地最优秀的匠人,还聘请尼泊尔和内地工匠,除铸造佛造像,还进行雕刻、绘画、织绣、泥塑、工艺用品和家具的制作,以满足拉萨和周围地区寺庙的需求。“雪堆白”金铜造像铸造材料使用掺有大量紫铜的青铜合金,承袭了东印度帕拉遗风,佛像制作繁复奢华,大量镶嵌各色宝石,以绿松石最多;鎏金厚重,金层表面光洁度高;各造像的佛冠、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造型统一,在佛像主体造好后再镶嵌到主像上。参阅:1.十七至十八世纪,文殊菩萨坐像,西藏,2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2.十七至十八世纪,大轮金刚手,西藏,都灵美术馆藏。
专场名称 :
作意——佛教艺术专场
拍卖日期 :
2016-06-07 17:30
拍 卖 会 :
北京匡时2016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