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7 冯法祀 农民送子弟上中学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2687 冯法祀 农民送子弟上中学 / 纸本水粉、纸本铅笔
作者 :
冯法祀
访问量 :
2012
创作年代 :
类 别 :
规 格 :
年画42.3×72.3cm;素描53.5×76.3cm×2;11.7×18.7cm
估 价 :
500000 - 800000
成 交 价 :
著录 :
出版:1.《农民送子弟上中学》宣传单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2年2.《艺为人生1928~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文献集》,故宫出版社,2016年,P.6333.《师道~徐悲鸿及其学生作品展》,瀚海当代艺术中心出版,2015年,P.75
款识 :
钤印 :
备注 :
展览:1.“基石—走过六十年”作品展,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2009年2.“艺为人生—徐悲鸿的学生们艺术文献展”,北京民族文化宫,北京,2010年3.“师道—徐悲鸿及其学生作品展”,瀚海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5年来源:原藏家得自艺术家家属。1949年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署名发表文章《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后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审批,由《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年画当时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流行的形式之一,所以不管是油画家,还是国画家、版画家等都踊跃参加新年画的创作。1952年春,冯法祀教授带领中央美术学院“52 班”学生奔赴到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称为“中国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深入生活。早在1943年,日寇在华北平原开始了疯狂大扫荡,这一年又遇旱灾,粮食颗粒无收。抗日民主政府号召敌占区群众互助生产支援前线,河北饶阳五公村的耿长锁最早响应。第二年春天,他联合了三户农民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实行统一使用劳力、农业收入统一分红的新方法,他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的第一个雏形。1947年想要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越来越多。1951年,合作社平均亩产提高到510斤,超过当地其它村生产水平的一倍多。耿长锁也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被誉为“开放在冀中平原的社会主义之花”。写生归来后冯法祀感触颇深,即创作了年画《农民送子弟上中学》,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富裕起来的农民深知文化知识对于祖国建设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秋季开学之际像过年一样隆重地欢送村里几个刚刚小学毕业考取县中学的孩子们去城里中学报到上学的热闹场面。虽然从题材和形式上看这是一幅年画,但是从这幅作品的构图方式上我们不难发现与中国传统年画的构图方式有所不同,冯法祀教授在这幅年画作品的构图方面,使用了俄罗斯传统油画分组造型的表现方法,将画面中的人物分为了五组进行塑造表现,画面从左到右分别是,第一组:画面左侧赶马车的男青年与穿粉色衣服挥着毛巾告别的女孩子以及穿红色上衣的小孩子;第二组:马车上搬运行李的两个男青年;第三组:画面中央两个男孩子在聆听老奶奶的嘱托;第四组:画面中央身穿蓝色上衣的中年男人(应该是村里面的领导)在对戴蓝帽子的男孩子叮咛嘱咐以及其身后的一对中年男女,显然他们是这个男孩子的父母;第五组:画面右侧台阶上刚刚从室内走出来的女学生和妈妈以及众乡亲。很明显,这是一个刚刚在房子里面开完了欢送会,人们走出屋子送孩子们上车告别的场景。这五组人物分别进行着各自的交流,但也构成了画面整体的告别、出发的整体气氛。在这个场面中,没有通常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的告别时的伤感,只有孩子们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好奇、期待以及村里长辈对孩子们远大前途的期望,当然也不欠缺作为人之常情的长辈们的千叮咛万嘱咐,画面的整体气氛是欢快的。冯法祀教授在师从徐悲鸿先生学画时,通过大量的观赏徐悲鸿先生从苏联带回来的绘画作品图片,已经学到和掌握了分组造型这种画面构成的方法了,并且通过《农民送子弟上中学》这幅作品得以比较成功的应用,同时也为日后创作大型主题性创作《刘胡兰就义》打下了构图处理方面的基础。同时,作品的色调明快、艳丽,非常符合当时的政治气氛和政府要求。此作品曾与1952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印制,在书店和市场广为销售。——冯世光于 2013年4月
专场名称 :
踏浪彼岸——中国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专场
拍卖日期 :
2017-06-03 16:00
拍 卖 会 :
匡时2017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