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 董其昌 节临黄庭各种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943 董其昌 节临黄庭各种 / 纸本 手卷
作者 :
董其昌
访问量 :
2446
创作年代 :
类 别 :
规 格 :
本幅28×354.5cm;题跋28×182.2cm
估 价 :
3000000 - 4000000
成 交 价 :
著录 :
著录:1.《古缘萃录》卷五,邵松年,光绪上海石印。2.《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P12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3.《董其昌年谱》P208,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款识 :
临李北海。董其昌。
钤印 :
松年之印、伯英甫
鉴藏印:李鼎、枫亭居士、俨斋秘玩、子孙永保、醒斋真鉴、梅花里、钱樾所藏、李定洛书画记、庆麐之印日利千万、钱氏收藏、抚棠珍藏
备注 :
备注:1.刘墉、皇十一子永瑆、邵松年题跋。2.王鸿绪、钱樾、邵松年递藏。3.钱樾题签条。说明:1.王鸿绪(1645-1723),清代官员、学者、书法家。初名度心,中进士后改名鸿绪。字季友,号俨斋,别号横云山人,华亭张堰镇(今属上海金山)人。康熙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一生精于鉴藏书画。书学米芾、董其昌,具遒古秀润之趣。为董其昌再传弟子。2.钱樾(1743-1815),字黼棠、抚棠,浙江嘉善人,清朝大臣。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典陕西乡试,督四川学政。直上书房。两典江西乡试,督广西学政,累擢少詹事。嘉庆四年,还京,仍入直。骤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督江苏学政。十年,擢鸿胪寺少卿,督山东学政。累迁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母忧归,服阕,引疾不出。二十年,卒。3.邵松年(1848-1923),字伯英,号息盫,江苏常熟人。室名澄兰堂、兰雪斋。光绪九年进士,历任会试同考官、河南学政。富藏书画碑帖。工小楷、能画。着有《古缘萃录》、《虞山画志补编》等。董其昌 节临黄庭各种DONG QICHANG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在东方美术史上,书画皆重视临摹,临摹即取法,或临摹自然,或临摹古人,是继承传统的不二途径。《四体书势》中所言“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为之字……”便是摹仿自然。崔瑗在《草书势》中说:或凌邃拔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埃螂而抱枝。绝笔收势,馀缀纠结;若山蜂施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在艺术的道途上,董其昌始终介于出入古今之间,他一方面提倡入古,同时又提倡“独野性灵,不拘格套”。他从不对立,却善兼容,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态度把“入古”和“家法”结合起来。黄庭坚在《书草老杜诗后与黄斌老》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徽俗气不脱。”董其昌在《画禅室笔记》中谈到:“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征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辙耳。”可见古人觉得取法乎上的重要性,亦知时人浅近,不足取法。“淡”的精神和气质,如繁华落尽后的率真,也为董其昌及其时代文人所追求和向往。在董看来,古人处处皆淡。董其昌和陈继儒都说过同一句话:“字可生,画不可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此语应与苏拭所说“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所指相通。晚明尚禅之风,也正是董其昌“字须熟后生”理念提出的时代语境。从中国书法发展史本身来看,“字须熟后生”之论,也是晚明士人对于明初台阁体的一种文化反思。所以,书法之变,势在必然。最为可贵的是,他一生临古而能自立家法,其书法临摹观即是他书法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所在。他用一生的际遇与智慧,坚定而沉缓地实现了他的艺术。
专场名称 :
畅怀——古代书法夜场
拍卖日期 :
2017-06-04 21:00
拍 卖 会 :
匡时2017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