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 因陀罗 四祖传法图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863 因陀罗 四祖传法图 / 纸本 立轴
作者 :
因陀罗
访问量 :
3069
创作年代 :
14世纪
类 别 :
规 格 :
87.5×35.5cm
估 价 :
1500000 - 2000000
成 交 价 :
著录 :
款识 :
钤印 :
气士梵因、三昧正受
备注 :
裱边:此元代画僧因陀罗所绘四祖传法图,落笔迅而骤,劲且简,面部神采尤能入化,难言其妙,直取梁风子神韵,与扶桑所藏因氏《维摩图》、《五祖再来图》,如出一辙,画面左上端钤“气士梵因”、“三昧正受”二印,亦因陀罗之常用者,真迹无疑也。丁酉之春,萧平观识。钤印:萧、平 备注:萧平题裱边。 作者简介:因陀罗,元代画僧,一名壬梵因。其传记无存,无法确知生平事迹,自古即被视作天竺僧;然于其所绘之《寒山拾得图》上,留有款记“宣授汴梁上方佑国大光教禅寺住持佛慧净辨圆通法宝大师壬梵因”,其中,汴梁系指元代在开封置治之汴梁路,由此推测,师应为元代僧,住持于大光教禅寺,授有大师号。其绘画蕴藏禅机,颇富气魄,深受楚石梵琦之激赏。在日本,多处保有其所绘之图,如东京根津美术馆所藏之《布袋图》与静嘉堂之《智常禅师图》。此二图与《寒山拾得图》、《丹霞烧佛图》,昭和二十八年(1953)被指定为日本国宝。因陀罗擅长画达摩、丹霞、布袋、寒山、拾得等禅宗祖师或高僧等人物形象。由于墨色浓淡对比有致,画面显得活泼清新,在稚拙而朴质中透出明朗而秀致的韵味。梁楷遗风 海内孤品—解读元代因陀罗《四祖传法图》1、作者考南宋梁楷作有《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布袋和尚图》等里程碑式的大写意人物画,堪称震烁古今,影响深远。作为梁楷画风继承者的因陀罗,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风,其绘画蕴藏禅机,颇富气魄,深受当时高僧楚石梵琦之激赏。因陀罗为元代画僧,原名壬梵因,自古以来,以其传记无考,无法确知生平事迹。但因他的名作《寒山拾得图》上留有款记“佛慧净辨圆通法宝大师壬梵因,宣授汴梁上方祐国大光教禅寺住持”,钤印有“人言洞里桃花烟未必人间有此枝”、“儿童不识天边雪把作杨花一倒看”、“释氏陀罗醉余玄墨”、“三昧正受”,可知为元代汴梁大光教寺住持,是被尊为大师的高僧。另外日本《君台观左右账记》中有关于因陀罗的记载,说他是杭州天竺山的梵僧,善画人物、道释,为画坛名手。文献记载,因陀罗的画从元代一经流入日本,便备受当时各个阶层的激赏,《禅机断简图》与《寒山拾得图》、《丹霞烧佛图》,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直至今日,日本美术界还尊敬的把因陀罗与梁楷并称为“梁楷因陀罗画风”,他们一致认为,因陀罗就是元代的梁楷,是梁楷画风当之无愧的继承人。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寒山拾得图》只是因陀罗所作的一整卷禅机图中的一部分,日本还有另外四幅因陀罗画的禅机图,分别是由石桥美术馆收藏的《丹霞烧佛图》、根津美术馆收藏的《布袋图》、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收藏的《智常禅师图》以及畠山纪念馆所收藏的《李渤参智图》。这五幅作品统一被称为因陀罗的《禅机断简图》,都被认定为日本国宝。2、画法考此幅《四祖传法图》看似简淡萧疏,实则绚烂之极,初看似乎逸笔草草,实则是极高明之作。虽寥寥数笔,但四祖司马道信的禅僧形象已跃然纸上,流露出一种超脱物累、狂放不羁的精神。僧衣以阔笔画襟带,有临风而动的飘逸感;不着背景,而意境空远。此画之妙,诚如董香光所揭示的临帖之法“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此作画风简约,又不失活泼,简淡萧疏,空灵深邃,富于禅机。所谓明心见性,直指人心,以画喻禅,则是其一贯的典型画风。萧平先生在裱边所题跋文,也是对这张画画法的极好评价“落笔迅而骤,劲且简,面部神采尤能入化,难言其妙,直取梁风子神韵,与扶桑所藏因氏《维摩图》、《五祖再来图》,如出一辙”,因陀罗用笔迅疾而如骤雨急下,但线条质量却又简劲有力,面部尤堪见画家本事,可称妙品,真不愧是梁楷的隔代知音。3、款识考画面左上端,盖有“气士梵因”、“三昧正受”二印,经查,与台北故宫收藏的元代赵孟頫《趵突泉诗》所钤鉴藏印一致。据张珩先生所记,赵孟頫《趵突泉诗》被因陀罗收藏过,所钤“三昧正受”、“气士梵因”、“陀罗”、“欢喜藏”,皆为因陀罗用印(见《木雁斋鉴赏笔记》第三卷,页1862)。据不完全统计,因陀罗传世17幅作品中,仅有9幅盖有印章(一部分没有盖印的,多为同时代高僧提赞语为佐证),7次使用“三昧正受”一印,4次使用“梵因”、“沙门梵因”等,占总数百分之四十。其代表作《寒山拾得图》亦盖有“三昧正受”一印,因陀罗法名壬梵因,足以说明,“气士梵因”、“三昧正受”为因陀罗常用印。其中,如《船山夹子图》竖幅、《五祖再来图》、东京博物馆藏对屏《寒山拾得图》等,17幅作品仅有2件有签名,7件皆只使用印章。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因陀罗对屏还连用“三昧正受”、“梵因”二印,《寒山图》、《维摩图》等四幅作品,构图也与本幅类似,系不着背景的大写意人物画,印章位置皆钤于人物开脸的背面上方,足以说明此类组合,为因陀罗惯用印款形式,信而可征。4、典故考细考因陀罗存世作品,博物馆收藏及可靠出版物、文献著录已知有17张,全部与禅宗题材有关,特别是禅宗的法脉源流与传法公案,此幅作品也是其中系列之一。此幅画的主角正是禅宗的四祖大师—司马道信,当年三祖传法于四祖,有一首著名的偈子,“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这个偈子和三祖传给四祖道信的一脉相承,也是比喻是佛教里因、缘、华、种,得先种下种子,才能开花,修成正果。画中的树枝,象征着四祖拿着禅宗法脉,在寻找接班人,正是“从地种花生”。背景不着一笔的全景大写意人物画,不但是艺术构图上的需要,更是四祖大师倡导的,即心是佛,“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禅宗所谓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其肇始者正是四祖道信,陀罗画有两幅四祖寻找到五祖传衣钵的《五祖再来图》可为印证。“内外空净”,“心性寂灭”,“破除世间烦恼障,一超直入如来地”,其画意,其实正是对四祖佛学思想的图像化深刻解读。5、流传及用纸考此幅作品早在元代就已被日本高僧关山慧玄收藏,并盖有收藏章。关山慧玄(1277-1360),生活于元代,属日本临济宗妙心寺开山祖师,系世界著名高僧一休和尚太老师,与元代东渡高僧一山一宁、清拙正澄等多有来往,关系密切,可证明此幅作品元代时期就已经流入日本。据史料显示,日本的临济宗本来就与赵孟頫老师中峰明本的幻住派关系密切,其思想影响主要通过一山一宁等人传入,加之因陀罗也收藏过赵孟頫的《趵突泉诗》,可推论得知赵孟頫、中峰明本、因陀罗、一山一宁、关山慧玄关系都非常友善。因陀罗的作品的一部分早期传播,极有可能是经由一山一宁等东渡高僧作为“文字舍利”、“笔墨舍利”一类的作品而流入,这也为资料奇缺的因陀罗史料研究提供了惊喜的新发现。此幅作品,表面有清晰可见的大量长纤维,与上古时代使用生麻缕造纸的文献记载相印证,根据显微镜下纤维形态显示,主要原料为大麻和苎麻,应为麻纸,麻纸鼎盛于汉唐,亦流行于宋元,纸性半生偏熟,与元代书画纸从纯熟过渡到偏熟带生的时代特征相吻合。6、总说遗憾的是,自元代以来文人画大行其道,导致一批名燥当时的宋元大写意人物画保存极少,梁楷、因陀罗、牧溪等写意派大画家渐被遗忘,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人才逐步开始重新审视和认识,发掘价值,幸而大部分被日本宝藏至今,悔之晚矣。现存因陀罗真迹据不完全统计,不过十几张而已,几乎全部藏于海外(包括各类美术图录,收藏著录,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等各类可靠资料)。流传于中国大陆更是一张都尚未发现,此图真可谓是海内孤品,既珍且稀!两宋近四百年,而元代不过九十余年,存世量必定更为稀少,艺术史上的成熟与经典以及后世的影响却更为深远。元人因陀罗存世画作虽少,但《四祖传法图》无疑是继梁楷《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之后宋元大写意人物画中可遇不可求的又一铭心绝品!
专场名称 :
澄道——古代绘画夜场
拍卖日期 :
2017-06-04 20:00
拍 卖 会 :
匡时2017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