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 胡善余 四川风景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040 胡善余 四川风景 / 布面油画
作者 :
胡善余
访问量 :
1575
创作年代 :
1978年作
类 别 :
规 格 :
45.5×60cm
估 价 :
250000 - 350000
成 交 价 :
著录 :
出版:《胡善余画集》p32,敦煌艺术有限公司,1997年。
款识 :
钤印 :
备注 :
胡善余(1909-1993)是中国第一代留法的卓越油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1909年出生于广东开平县的一个华侨家庭。1929年春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受过林风眠先生、蔡威廉先生的指导。1932年,进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在写实派名家吕西安‧西蒙教授(LuciehSimon)的工作室学习,作品《自画像》、《静物》曾入选法国巴黎春季沙龙,1935年1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曾在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任职,1942年则辗转来到嘉陵江边北磅所在地的国立重庆师范任教,1943年回到位于重庆盘溪的母校国立艺专油画系,1945年复校杭州之后便一直定居于西子湖畔,历任杭州国立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勤恳致力于教学历时半个多世纪,桃李满天下。1932年,胡善余来到了当时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在这里,他接触了西方艺术的各种流派风格,也许是与中国文人审美精神相契合的原因,胡善余更钟情于印象主义风格的作品,他常常流连于卢浮宫,在那里观摩印象派大师的杰作,他的老同学秦宣夫说:“胡善余对于当时受印象派影响的当代名家马尔盖(A.Marquet1875—1947)和别具风情的抒情风景画家玉特里罗(N.Utrillo1883—1955),西斯莱的用笔,塞尚的用色都感兴趣。但对于马蒂斯、毕加索和超现实主义的活动家布勒东(AndieBreton)的文章和作品则敬而远之。”胡善余在欧洲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交替的过程中,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之中对于印象主义风格的喜好是他个人趣味和历史境遇的选择,他的创作生涯从印象主义出发,并遵循他的导师西蒙教授所说“最好的老师是生活和大自然”,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深入生活,走进自然,足迹遍布祖国山河,用画笔将对生活、自然地深厚情感融入到画布之中。他在写生的过程中将印象主义的技法和中国的审美精神、个人的性格喜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胡氏风格的中国油画之路。早在上世纪50年代,胡善余就参与了新中国素描教学和美院油画教学大纲的建设,是油画系工作室教学的开拓者之一。胡善余的写生绘画,葆有法国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的艺术内涵,亦充满具有个性的东方意趣,总是被引为油画教学中具有现代品质追求的一端。在“文革”之前和“文革”后伊始的工作室格局中,胡先生二度担任第一工作室的主持教授,在油画系的教学传统中,具有深厚的影响。在胡善余夫人周薇女士的眼里,“老胡一辈子就两件事:一件是他的画,一件是他的学生。”对于胡善余而言绘画和教学是他安身立命所在,其实超越两件事情之上更为可贵的是胡善余对于世间的情怀。时代背景的转折和个人命运的际遇使胡善余在世俗生活中不苟言谈,但他的内心情感却极为纯净和细腻,在这一点上和他艺术创作的理想是极为一致的。他将对于家人、家乡的爱、对于学校、学生的情全部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反之,绘画艺术也成为胡善余精神家园。女儿漪涟是他笔下表现最多的形象,慈父的爱意化为温情而煊烂的色调,这一切都成为往昔的定格,但胡善余的慈父情怀却随着他的艺术永存世间。和印象主义画家一样,除了在大自然中寻找色彩之美,画室也是胡善余作画的重要场域。在西子湖畔那个不大的斗室之中或是美院教学的课堂之上,胡善余将花卉、水果、陶瓷等日常摆件进行组合,重新赋予它们艺术的意义,胡善余无论是面对静物写生,还是人物写生,无论是独自创作,还是课堂示范,他都强调要将情感投入到表现对象中去,将内心感受融入笔调之中,挖掘对象之美,以油画语言传达对象之神,从而达到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美学境地。
专场名称 :
现当代艺术
拍卖日期 :
2017-06-02 09:30
拍 卖 会 :
北京荣宝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