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6 仇晓飞 和平大道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2646 仇晓飞 和平大道 / 布面油画
作者 :
仇晓飞
访问量 :
2431
创作年代 :
2005年
类 别 :
规 格 :
200×250cm
估 价 :
1200000 - 1600000
成 交 价 :
1725000
著录 :
《黑龙江盒》,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封面
款识 :
签名:仇晓飞 和平大道 2005年
钤印 :
备注 :
展览:黑龙江盒,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 北京,2006年
仇晓飞的作品如同一张因沉积了岁月痕迹而带有些许暗黄的老照片,平日里也不知把它丢在哪里,如若能在抽屉深处翻出来,或已积灰层层,或因年久而模糊不清,但这丝毫不影响观者的阅读兴趣,他们自然而然的聚神于这片模糊的记忆中,力争使它在感觉中慢慢地显影出人生的记忆与经历。
记忆在显影的过程中,包含着昔日的美好和昔日的沮丧。在仇晓飞身上,对于记忆的呈现体现为对于旧事物的描绘。他没有描写记忆本身,而是描写那些作为记忆的提示和纪录的城市风貌或新闻图片。生于七十年代末的他未曾经历和记住集权主义消散过后荒芜的岁月。自从少年离开了哈尔滨这个工业城市的故乡后他也很少回去,更无法经历一个城市衰败过后的凄凉。他的童年的记忆是通过那个时代的图片和对城市角落的些许印象所显现出来的。对于社会的集体记忆来说,那个时代是荒芜的,对于城市来说,今天它是衰败的。但是从仇晓飞的画面中我们看到,它们是温馨、浪漫和明亮的。显然,在记忆描绘的过程中,艺术家用个人记忆修改了集体记忆。
《和平大道》创作于2005年,是仇晓飞对于记忆的表达和呈现。这件作品参加了他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的首个个展“黑龙江盒”,并作为外盒封面作品出版于展览同名画集《黑龙江盒》。展览画集《黑龙江盒》由他的朋友设计,画册装在一个手工制作的小盒子里,盒子里另装一支小时候画画用的水彩笔,两个玻璃球,一封用生锈的别针别着的请柬。画册手工撕去前后两页,使人联想到爱撕书的童年时代。童年的游戏,最初的理想,没有压抑的生活,都装在这个盒子里。这本画册也如同他的一件作品,完整的阐述了他对于艺术的追求——回忆的过程。其中,盒子和信封的正面印刷的正是这件作品《和平大道》,作品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城市一隅。蓝天白云,带有俄式风格的建筑,宽阔笔直的城市大道以及几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深深烙印着那个时代的社会印记,轻而易举的唤起观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物质欲望的膨胀与新城市的建设改变了老街区的模样,但仇晓飞则坚持用绘画一点点建立起一代人所熟悉的世界,帮助失落的人找回曾有过的一点儿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关于《和平大道》描绘的建筑对象,在今天最为接近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主楼,哈工大主楼为框架结构,建于1959年,属“前苏联社会主义民族建筑风格”,现为哈尔滨市“二类保护建筑”。俄罗斯建筑风格偏于古典,吸收并折衷了欧洲多种建筑风格,以高大、庄严、神秘的气势取胜。及至进入中国,进一步简约化、世俗化,神秘感及装饰性降低,但宽大、厚重、均衡、庄严以及刺破苍穹的气势犹在。这一同时期及稍后一段时间,哈尔滨几所大学都出现了这种风格的建筑,并且无一例外地成为各个学校的主楼和标志性建筑。而这一切也作为那一段历史的见证留在仇晓飞的记忆里。
仇晓飞没有完全写实的复制历史图像,而是通过手工的再创造,完成了对记忆的描绘。在这个过程中,他关注的不是记忆的原型,而是如何在再复制过程中重新将那些干枯的对象解救出来,使之重新获得生命。解救的目的不在于使之复活,而是在于为他们重新注入色彩。他用他绘画的天才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记忆的大门。如果说快门、感光和色料的化学反映封冻和谋杀了我们的记忆的话,那么仇晓飞则是用笔触,色彩和光解救了这些往日的风景,场景和人,使它们获得了新的生命,重新存在于感官和记忆之中。
专场名称 :
全景:现当代艺术专场
拍卖日期 :
2015-06-06 15:30
拍 卖 会 :
北京匡时2015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