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2 13世纪 尼泊尔 释迦牟尼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0182 13世纪 尼泊尔 释迦牟尼 / 铜鎏金
作者 :
访问量 :
2606
创作年代 :
13世纪
类 别 :
规 格 :
高:31cm
估 价 :
4200000 - 4500000
成 交 价 :
6900000
著录 :
此尊释迦牟尼佛为13世纪典型的尼泊尔造像。壮硕的躯干,宽阔、圆实的双肩,薄若蝉翼的袈裟,尤其是宽扁的脸庞、宽阔的额头、低垂的双眼、挺直修长的鼻梁、小巧的嘴唇、凸出的下颏、略为瘦削的双颐……都无不令人联想到尼泊尔马拉王朝和西藏萨迦南寺拉康钦摩大殿创作的那些无与伦比的金铜造像。
以体现出强烈尼泊尔风格特征的萨迦南寺拉康钦摩大殿金铜造像为例。这些造像形制十分巨大(最大佛像高达8米),由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十一面观音、文殊、弥勒、金刚持菩萨、萨迦祖师和佛塔等造像组成。按《汉藏史集》和《萨迦世系史》等藏文文献,南寺虽然建于1268-1295年间,但经考证,这批金铜造像属于元代两个不同时期的作品。其中,正壁以中心的释迦牟尼佛为首的三尊释迦牟尼佛坐像、十一面观音和金刚持菩萨像及吉祥多门塔等5像1塔创作于建寺之初的13世纪70-80年代,而其他金铜造像则略晚,创作于14世纪20年代后(宿白:《西藏日喀则地区寺庙调查记》,《文物》1992年5-6期)。与拉康钦摩大殿正壁的三尊释迦牟尼佛坐像相比,眼前的的这尊释迦牟尼佛像除形制小、缺乏背光、莲座已失外,在题材、造型和风格特点上都基本一致。释迦牟尼佛双脚结金刚跏趺坐,右手下垂,并结触地印,左手当胸,结禅定印,双目低垂、嘴唇轻闭、下颏突出,表情静穆而又恬淡,隐约传递出一种难以言传、神秘空灵的喜悦感,表现的都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战胜魔军、大彻大悟、圆满成佛的重要时刻,史称成道相。
作为一国的储君、未来的国王,年轻的乔答摩·悉达多王子并不满足于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不忍于生老病死对人类的折磨,开始思考并探寻人生解脱的真谛。为了这一终极目标,他毅然放弃王位和富有的生活,离家出走,深锁丛林苦修,费尽周折,终于才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觉悟成佛。后世的人们深为其利益终生而忘我的崇高善举和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所折服,不惜用人世间最优美的言语、最华丽的词藻、最完美的形象、最华美的装饰来赞美他、描绘他、塑造他、讴歌他,佛教艺术随之应运而生。佛教经典里记载的佛像应具备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大丈夫相”就是古代印度对佛陀释迦牟尼佛形象的最高礼赞,也是古代印度对当时理想中的美男子造型的最好诠释。随着佛教及其艺术从古代印度向外传播,以释迦牟尼佛为首的诸佛菩萨和弟子们的形象随着不同国度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和审美而有所差异,其间融入了当时当地文化的独特审美,但穷极各种手段对其进行完美塑造的原则、标准和努力始终没有改变。呈现在我们眼帘的这尊释迦牟尼佛像就是13世纪尼泊尔用红铜铸造并镀金的方式对其进行完满表现的杰出典范。
以加德满都河谷为中心的尼泊尔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土壤和源远流长的造像传统。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蓝毗尼园就位于今尼泊尔境内,公元7世纪远嫁西藏,与松赞干布成亲的盎输伐摩国王的女儿赤尊公主就迎请了一尊精美的释迦牟尼佛八岁等身像到拉萨供奉。公元8世纪建成的加德满都城布满了繁若星辰的宫殿、庙宇、佛塔、寺院、雕塑和木刻等建筑和艺术杰作。尼泊尔人、尤其是纽瓦尔人极富商业、绘画、雕刻和金属铸造的天赋,创作了大量精美的艺术作品。从唐代开始,这些作品对西藏的影响就一直持续不断。尤其是13世纪,帕坦出生的天才少年阿尼哥(1244-1306)17岁时就在西藏萨迦派第五祖、元朝帝师八思巴(1235-1280)的迎请下,不仅将其艺术传入西藏、北京,而其还将尼泊尔的纽瓦尔艺术、西藏艺术和汉族艺术融为一体,肇开元代宫廷藏传佛教艺术“西天梵相(或“西番佛像”)”艺术流派,对整个中国的藏传佛教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熊文彬:《元代藏汉艺术交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元史》为此为他专门立传,说他天资聪慧,“诵习佛书,期年能晓其义……读尺寸经,阿尼哥一闻,即能记。长善画塑,及铸金为像(《元史》卷二百三·列传第九十《方技》)”。1260年,应八思巴之邀,率80位尼泊尔工匠到萨迦建造“金塔”,因其精湛的工艺,随后被八思巴举荐到元朝宫廷,深受元世祖的赏识。1273年,被任命为诸色人匠总管,“统四品以下司局十有八”;1275年,“授光禄大夫、大司徒,领将作院事(《元史》,同前引)”,在朝廷开始了大规模的艺术创作活动。一生除创作“内外朝之文物礼殿之神位、官宇之仪器组织、熔范、抟埴、丹粉”等绘画和雕塑作品外,还主持并参与了15项大型建筑的修建,“最其平生所成,凡塔三、大寺九、祠祀二、道宫一”。亦即:1274年,在元上都修建乾元寺;“上都国学始成,肖祀夫子十哲”。1279年,“建圣寿万安寺”。“十七年(1280),建城南寺。二十年(1283),建兴教寺。二十八年(1291),创浑天仪及司天器物”。“元贞元年(1295),建三皇庙于京师,又建万圣祐国寺于五台。”1301年,建五台山佛塔。1302年,为文庙塑。“八年(1304),建东花园寺,铸丈六金身。九年(1305),建圣万寿宁寺,造千手眼菩萨,铸五方如来”(《凉国公敏慧公神道碑》,程钜夫:《雪楼集》卷七)。
遗憾的是,除北京的妙应寺白塔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的元世祖及其皇后察必的像外,没有任何一件阿尼哥的真迹得以保存至今。所幸,以他的得意门生阿僧哥、阿述腊和汉族刘元为首的大批弟子和再传弟子创作的作品得以传世。例如,西藏夏鲁寺1306年扩建、融合大量汉式艺术风格的建筑和壁画作品就出自这些元朝宫廷艺术家的手笔(Roberto Vitali,Early Temples of Central Tibet, Serindian Publication,1990),北京昌平居庸关长城脚下1342-1345年修建的过街塔及其石雕也与他们密切相关。
从风格上来看,眼前的这尊释迦牟尼坐像不仅与萨迦南寺拉康钦摩大殿中金铜雕塑相似,同时也与夏鲁寺壁画中的佛陀造型也十分相似,尤其是与金殿二层般若佛母殿回廊中的释迦牟尼佛成道相壁画如出一辙,可见尼泊尔造像工艺特点与艺术风采对藏地艺术影响之深远。此件尼泊尔金桐造像,对藏地铸造工艺寻踪索源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实为难得之精品。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 熊文彬
款识 :
钤印 :
备注 :
专场名称 :
藏传佛教艺术专场
拍卖日期 :
2016-04-16 19:00
拍 卖 会 :
四川君庭2016首届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四川君庭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