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3 倪贻德 女孩肖像与苏堤茶室(双面画)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2653 倪贻德 女孩肖像与苏堤茶室(双面画) / 布面油画
作者 :
倪贻德
访问量 :
2623
创作年代 :
1950年作
类 别 :
规 格 :
45.5×70.5cm
估 价 :
550000 - 650000
成 交 价 :
著录 :
款识 :
钤印 :
备注 :
来源:得自艺术家家属此幅《女孩肖像·苏堤茶室》双面画实为倪贻德难得之佳作,一面描绘的是一位安静端坐的女子,一面描绘的是杭州西湖苏堤的美景。《女孩肖像》显示了倪贻德极其扎实的写实基本功,用洗练的色块和大笔触概括出女孩的大体形象,并不强调面部细节。在作画过程中似乎有意追求笔触的动感和方向感,形成颜料有意味的叠加,带来迅疾而未经修饰的肌理,视觉表现性极强,体现了艺术家令人回味的纯熟与潇洒。与《女孩肖像》的概括感不同,《苏堤茶室》是经过仔细经营的画作。画中的景色是西湖上的苏堤。“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这样的美景感动了画家,春意盎然的景色在笔下自然萌生,尤其是对柳树的描绘,笔格遒劲有力。远处的树被概括成大片有层次的绿色与枝杈有韵律的穿插,近处的树姿态婀娜,尽显江南风韵。画面主体苏堤茶室具有倪贻德早期绘画的特点,线与面的结合稚拙而朴实,带有后印象派的苍劲概括。在为数不多的倪贻德存世作品中,此幅既能使观者体会人物画的精彩表现也看到了艺术家风景创作的功力,实属难得。挣扎的秋蝉:现代艺术的启蒙者倪贻德The Enlightener of Modern Art:Ni Yide倪贻德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具有独特的地位。他传授进步的思想观念,和西方绘画的知识和技法,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启蒙宗师。倪贻德与中国现代艺术运动息息相关。1931年,倪贻德与庞薰琹等人就开始酝酿组织一个以探索现代绘画为宗旨的美术团体——“决澜社”,以狂澜般的热情冲破“四周沉寂的平凡庸俗”,争取个性解放。“决澜社”因此也成了中国新艺术的滥觞。1932年10月,决澜社同仁齐聚于上海法租界的中华学艺社宣告成立,新任上海美专洋画教授的倪贻德执笔了《决澜社宣言》,早期“创造社”的浪漫情怀和启蒙主义的笔调在这里被倪贻德转换成了推进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前卫号角。面对风云极盛的巴黎画坛,他们呼喊“20世纪的中国艺坛,也应当现出一种新兴的气象”。 决澜社以表现新艺术形式举办三次画展,富有狂风般的激情,向沉寂、庸俗、衰颓的画界冲击,使中国画坛出现新兴气象,对于我国艺术道路的探索、艺术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艺术功勋。1958年,倪贻德从中央美院调回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任理论教研室主任,并兼任浙江美协副主席。之后华东分院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同年学院开展了一次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运动,他受到了无辜的批判。1960年,罗马尼亚专家博巴受文化部邀请,到学院举办油画工作室,博巴对倪的作品极为推崇,此时,他的处境才逐渐好转,并于1961年成立倪贻德油画教学工作室。新中国成立后,倪贻德用他饱含热情的画笔歌颂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他的绘画秉承他一贯的艺术主张,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反对模拟自然。他反对形式主义,但又注重画面本身的形式美感。他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却又从不忌讳向西方诸现代流派吸收养分,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刚健雄强中寓以柔美,洗练单纯而不失丰富,淳朴厚重而又生动,明快率真而意境悠远。倪贻德离开我们将近半个世纪,我们也许会在某个片刻,透过喧闹的尘嚣,听到依稀传来的声音,这只一直处于抗争中秋蝉的声音,虽然微弱,却有撼人的力量,对艺术,对今天的人心是一种警醒。
专场名称 :
踏浪彼岸——中国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专场
拍卖日期 :
2017-06-03 16:00
拍 卖 会 :
匡时2017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