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王鉴 仿黄子久秋山图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0711 王鉴 仿黄子久秋山图 / 绢本 镜心
作者 :
王鉴
访问量 :
3297
创作年代 :
1671年作
类 别 :
规 格 :
98×52cm
估 价 :
2800000 - 3200000
成 交 价 :
4000000
著录 :
款识 :
辛亥嘉平仿子久秋山图笔似齐云道翁正,王鉴。
钤印 :
王鉴之印、湘碧 鉴藏印:莱山真赏、仁和王绍延考藏书画
备注 :
备注:1.孙毓汶、王绍延旧藏。孙毓汶(1834-1899),字莱山,号迟庵,山东济宁人。尚书瑞珍子。咸丰六年(1856)中进士,授编修。善鉴别书画,工书法,南溪包弼臣出其门。累官军机大臣、兵部尚书。谥文恪。王绍延,室名宝日轩,浙江仁和人。清末民国杭州地区著名收藏家,孙毓汶离世后,所藏有少量藏品因故释出,王绍延获钱选《浮玉山居图卷》、汤叔雅《罗浮香梦图轴》及唐寅《松崖别业图卷》等多种。2 .匡时2006年秋拍古代书画专场图录封面作品。WANG JIAN LANDSCAPE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 王琥王鉴(1609-1677年),字玄照,后为避康熙帝讳,改圆照,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今太仓市)人。崇祯六年(1633年)王鉴成举人,仕至廉州太守,世称“王廉州”。著《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传世。王鉴出身文学艺术世家,其祖王世贞(1526-1590年)乃明史学家、文学家。字符美,号洲。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学识渊博,交游广泛,是继文徵明之后的江南文坛领袖。王家富收藏,王鉴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和艺术熏陶,其《临北苑潇湘图》中有王曜升题,云其:“绮岁即好点染”,顾云臣亦云:“湘碧先生幼喜绘事” (注1)。《无声诗史》中载王鉴,“洲先生孙也。洲鉴藏名迹,金题玉躞,不灭南面百城,鉴披阅既久,神融心会,领略为识”(注2),足证王鉴家学渊源之深厚。而王鉴在绘画上的成就与其自身的刻苦钻研亦是密不可分的,《国朝画征录》中称他“精通画理,摹古尤长,凡四朝名绘见辄临摹,务肖其神而后已。故其笔法度越凡流,直追古哲。”(注3)王鉴因其出众的绘画学养和成就,与董其昌、杨文聪、王时敏等并称“画中九友”,入清后,又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大家”。王鉴与王时敏交谊深厚,二人深受董其昌的绘画思想影响,在山水画创作上恪守“南宗”正脉,主要继承董巨,“元四家”遗法,乃成明清之际山水画大家。王鉴早年习画时,曾得董其昌的指授与赞誉,“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公墨迹,博采玄微罗拾指下表表” (注4)。董其昌、王时敏的艺术理念,直接指引王鉴在绘画的理论和创作上遵循兼容并蓄的艺术道路,“积五十余年心力始得成家表表”(注5)“南北宗”诸家皆为所用,对于北宋董源、巨然,尤有心印,于“元四家”则多取法于黄公望,用墨浓润,风格沉雄,功力反超王时敏。《仿子久秋山图》为绢本、青绿设色画。纵97.5厘米,横57.5厘米。本幅自识“辛亥嘉平仿子久秋山图笔,似齐云道翁正。王鉴”钤“王鉴之印”朱方、“湘碧”白方印。此作曾为清咸丰间著名鉴藏家孙毓汶(注6)鉴藏,按辛亥为康熙十年(1671年),作者时年六十二岁。黄子久《秋山图》曾经清高士奇撰《江村销夏录》著录,云“元黄子久《秋山图》,纸本,立轴,长一尺九寸,阔八寸。自识“元统癸酉十月,一峰道人为太先生作。”按癸酉十月为1333年,黄氏六十四岁,根据著录中诸家所题,可知此图“笔法古雅,大有荆关逸韵”(注7)。”此图今已不传,但王鉴《仿子久秋山图》一作,却可使今人得窥《秋山》遗韵。是图作深远构图,画远山深邃连绵,林木葱郁茂盛,山凹间隐约可见茅屋小楼。山下微波平湖,缓坡疏林,林间草堂掩映,画面整体风格雅逸高古,景物安排疏密有致,一派清润气象。此卷山石技法兼皴带染,远山笔锋淡扫,短皴参差,并兼以青绿、浅绛渲染,恰当地表现出秋天林壑植被繁盛而略呈萧疏的季节特点。近处山石则大量运用长披麻皴,笔力沉厚。水岸边树木以中锋双钩,填以淡色,笔致紧凑沉雄,枝叶穿插简劲概括,颇有董其昌设色树木之韵味。从这些创作技法看,可以推测,王鉴自题的仿黄氏《秋山图》,并非是对黄氏原作的亦步亦趋,而是根据个人的理解,加以丰富和再创造,这种以董、巨为宗的苍峻浑厚的画法,与前人记述的荆浩所画巍峰穷谷,用笔短促坚凝的北方山水有着很大的不同。王鉴的书法,从其题字来看,受董其昌的楷书和行书影响较多。王鉴在绘画作品中的款题,以行楷书为主,此图所书字迹与董氏《楷书自作朱泗暨盛孺人赵孺人墓志铭卷》及《行书手札卷》(注8)相较,在结字、局上都有董氏的特点,字体秀逸古朴,布局舒朗匀称,中锋运笔,流畅自然。王鉴虽不以书法名,但从此图自题来看,其书法功力亦是不弱,与其同时期的作品如《仿董其昌山水轴》、《仿巨然山水轴》(注9)上款识相较,其结构、运笔上的晚年书法特徵明显,表现出愈老弥坚的笔墨功力。王鉴享长寿,其传世作品数量较多,据刘九庵编著《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注10)著录,其晚年作品中不乏佳作,如顺治十七年作《仿黄公望山水图轴》,(注11)、康熙七年所作《仿李成溪山雪霁图轴》(注12)以及康熙九年所作《仿倪瓒溪亭山色图轴》(注13),这些作品中很大一部分和他早年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古代名迹与技法的不懈临仿。其中《仿黄公望山水图轴》,墨笔画溪山密林,风格质朴,虽同为仿黄山水,但与《仿子久秋山图》相较,在画面的布局和笔墨表现上则稍嫌单调,未能摆脱前人成法的藩篱。《仿子久秋山图》虽自云“仿子久笔”,但早已脱出了黄公望一家笔法的局限,如刻画山峦时将黄公望的长披麻皴,巧妙揉合了王蒙的细笔短皴;近处的汀渚平坡则吸收北宋赵令穰的湖乡小景的构图以及倪瓒分段式布局的章法,且各家技法融合贯通,过渡自然,显示出师古亦能化古的大家风范。从设色山水看,王鉴的青绿山水主要取法赵孟頫,王翚曾在王鉴《仿赵文敏九夏松风图》轴幅上题云:“吾师廉州王公,笔墨妙天下。此仿赵文敏《九夏松风图》,设色幽秀,神韵超澹,兼得北宋高贤之味”(注14)。是图笔墨浑厚,皴染兼备,以大青绿设色,气韵明洁灵秀,颇得文人画气质。王鉴对赵孟頫的青绿设色山水颇具心得,他亦曾言:“余向在董思翁斋头见赵文敏《鹊华秋色卷》及余家所藏子久《浮岚远岫图》,皆设青绿色,无画苑习气,今二画不知流落何处,时形之梦寐,闲窗息纷,追师两家笔法而成此卷,虽不敢望古人万一,庶免近时蹊迳耳。”(注15)与《九夏松风图》的青绿重色,追摹唐人风韵的格调不同,王鉴的《仿子久秋山图》在极力摆脱文纫明青绿山水末流时弊的同时,以师法赵氏青绿山水为基础,更多的追求古意和清雅明润的文人情趣,用淡青绿和浅绛,营造出生机盎然而又温暖古厚的画面效果,虽云设色,但色不掩墨,色墨相映,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蕴藉温和的美学内涵,堪称王鉴晚年佳作。王鉴以其深厚的绘画技艺,在当时画坛占据重要一席,他与王时敏成为“娄东派”的开创者,并影响了后来的山水大家王原祁,而成为艺林宗匠。同时,王鉴也以自己的艺术观点和实践,培养了“虞山派”的创始者王翚,不仅使自董其昌延续下来的山水画“南宗”正脉得以延续,而且籍“娄东”、“虞山”二派的发扬光大,影响了清及近代的山水画坛数百年,他的授业、传道之功也被誉为“后学津梁”,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闪光点。备注:注1、注4、注5:《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册,《吴越所见书画录》,文物出版社,1993年出版,页1159。注2:《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姜绍书撰《无声诗史》,文物出版社,1993年出版,页858。注3:《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册,张庚撰《国朝画征录》,文物出版社,1993年出版,页431。注6:孙毓汶(清),字莱山,山东济宁人,六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通画理,精于鉴别,家藏书画名迹极为丰富,是清代著名鉴藏家。注7:《中国书画全书》,第七册,《江村消夏录》,文物出版社,1993年出版,页1020。注8:均现藏故宫博物院,纸本。注9:均现藏故宫博物院,《仿董山水轴》纸本,墨笔,作于1670年,时年72岁;《仿巨山水轴》绢本,设色,作于1673年,时年75岁。注10: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出版,页263至页481。注11:现藏上海博物馆,纸本,墨笔。作于1660年,时年62岁。注12:现藏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作于1668年,时年70岁。 注13:现藏故宫博物院,纸本,墨笔。作于1670年,时年72岁。注14:《九夏松风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纸本,设色。无年款。注15:《青绿山水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纸本,设色。
专场名称 :
澄道——古代绘画夜场
拍卖日期 :
2015-12-04 20:30
拍 卖 会 :
北京匡时2015秋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