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 曾国藩 致郭嵩焘信札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461 曾国藩 致郭嵩焘信札 / 纸本 手卷
作者 :
曾国藩
访问量 :
2127
创作年代 :
1857年作
类 别 :
规 格 :
25×251cm
估 价 :
700000 - 800000
成 交 价 :
1495000
著录 :
款识 :
制曾国藩再拜。九月六日。
钤印 :
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之室、求阙斋
鉴藏印:荆门王氏收藏之章、文心审定
备注 :
备注:郭嵩焘上款。郭嵩焘(1818-1891),号筠仙、云仙,与曾国藩为至交,又具师生之谊,且为儿女亲家。晚清重臣,对曾国藩创建湘军出力尤多,曾居曾氏幕中,出谋划策、募捐筹饷,为曾氏得力助手。咸丰七年,奉诏入京,以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后多年主持清廷外交事务,晚年著述甚丰。曾国藩 致郭嵩焘信札ZENG GUOFANCALLAGRAPHY IN RUNNINGH SCRIPT此曾国藩致郭嵩焘札,共计七百余字。郭嵩焘(1818-1891),号筠仙、云仙,与曾国藩为至交,又具师生之谊,且为儿女亲家。曾郭同是晚清重臣。郭氏对曾国藩创建湘军出力尤多,曾居曾氏幕中,出谋划策、募捐筹饷,为曾氏得力助手。咸丰七年,奉诏入京,以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后多年主持清廷外交事务,晚年著述甚丰。据札中提及“吊峙衡之丧”可知其书于咸丰七年(1857)九月。峙衡即刘腾鸿(?-1857),为湘军干将,师事罗泽南,建功颇丰。咸丰七年七月刘氏于攻打瑞州城一役中战殒。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之父曾麟书卒于乡里,曾国藩上书朝廷请恩准在家守制三月,其时湘军势力不断增强,是当时最精锐的一支武装力量,也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自有清一代绝无汉臣手握重兵之例,故咸丰帝及朝中大臣颇多猜忌。加之由于湘军为地方武装,其军饷多为自筹,主要来源于乡绅捐助,引起朝野物议纷纷,不断有人上书朝廷奏称曾氏中饱私囊、野心勃勃。基于此曾氏守制期满,未避猜忌,又奏请终制,咸丰帝恩准,故札中有“得遂终制之志语”,札中大段文字述及募捐筹饷事,再三澄清此事。又提及因丁忧在家,无官印,例不得具公牍,引来诸多不便,故请郭氏胞弟昆焘经手协办部照。信札后半段主要述及儿女婚事,曾国藩第四女适郭嵩焘之子郭刚基,曾氏提及其女体弱,且远涉京辇,非弱质所宜,待其女体气渐就丰实,再做答复。又言及罗泽南二子明慧能世其业,甚为幸慰并告之郭氏,亦可知曾、郭与罗山非同一般的友谊。罗泽南(1807-1956)为湘军名将,别名罗山。咸丰六年(1856)三月,罗泽南战死于武昌一役。曾国藩书此信时正为家事、政事所累,又为病痛所困,加之一些知己、亲信陆续战殒,其身心疲惫,信中多有流露。如“夜不成寐”、“时若有所遗忘”、“不知何以衰惫若此”等语皆可见其内心之烦扰。信中涉及朝廷命官、湘军名将、地方士绅及其夫人、兄弟十余人,计有刘腾鸿(峙衡)、罗泽南(罗山方伯)、刘蓉(霞仙)、朱尧阶、曾国荃(九舍弟)、文俊(文辅卿)、邹墨林、文吾任、郭昆焘(意城)、冯树堂、黄廷瓒(麓西)、曹西垣、曾国葆(季洪)等人。史料详实,即可证史又可补缺,加之曾氏言及目疾未愈,不能作寸以内字,故七百余字皆逾寸许,甚为可观。曾国藩曾论书云:予尝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干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干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礼乐不可斯需去身,即此道也。乐本于干,礼本于坤,作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漫者,即乐之意也;丝丝入扣,转折合法,即礼之意也。偶与子贞言及此,子贞深以为然。可见这问功名盖世的中兴名臣对于书法亦以一种宏观的哲学把控之,书法对他而言,甚至是一种“体道”的修行,刚柔并济,力致中和之美,是其一生的书学追求。
专场名称 :
畅怀——古代书法夜场
拍卖日期 :
2016-06-07 20:00
拍 卖 会 :
北京匡时2016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