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4 倪瓒 致茂实书札一通

点击查看高清图
图 录 号 :1464 倪瓒 致茂实书札一通 / 纸本 镜心
作者 :
倪瓒
访问量 :
1932
创作年代 :
类 别 :
规 格 :
27.5×26.5cm
估 价 :
14000000 - 16000000
成 交 价 :
著录 :
款识 :
瓒再拜。廿一日,廷璧家人来,辱手毕具审,近履胜常,迁居已就绪,深用慰。浣仆比两奉书,期从者一来此。示报乃云冬至前后可来。何约返远耶?此月尽或后月初千万即为一来,虽冶工未还,足下亦须自来,盖有一语商略,立俟之。不必待之也。谨具记。不一一。十月廿三日,瓒启上茂实征君侍史。
钤印 :
备注 :
备注:张珩、张文魁递藏。倪瓒 致茂实书札一通NI ZAN CALLAGRAPHY IN RUNNINGH SCRIPT此为倪瓒写给“茂实”征君的信札,信上写道:“瓒再拜。廿一日,廷璧家人来,辱手毕具审,近履胜常,迁居已就绪,深用慰。浣仆比两奉书,期从者一来此。示报乃云冬至前后可来。何约返远耶?此月尽或后月初千万即为一来,虽冶工未还,足下亦须自来,盖有一语商略,立俟之。不必待之也。谨具记。不一一。十月廿三日,瓒启上茂实徵君侍史。”大意是向茂实询问是否能在十月末或者十一月初来自己家中一叙,并且书写完毕之后,又添上一句“盖有一语商略,立俟之”,再次表明书写此信的目的。信札虽寥寥几句,但无不透露出倪瓒迫切想见到茂实的心情,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让倪瓒如此看重和心急,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信札中提及两人,廷璧与茂实。其中所云“廷璧”应为李元珪。李元珪字廷璧,元代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好诗书,书法如鲜于枢,作行草,晚年居吴中,与倪瓒故里无锡相近,从此信札内容看,似非同居一地者。茂实似为松江沈腾,详细资料待考,可参藏录于石渠宝笈的元陈方信札《致茂实省元契兄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陈方字子贞,自号孤篷倦客,京口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初前后在世,尝与倪瓒唱和。结合此信札,可见倪瓒、陈方、茂实三人时常交游来往,关系密切。“侍史”乃古人书信的尊称,“征士”是对无功名的读书人的尊称,不一定真有其实。参照陈方书信称茂实为“省元”,在元以后指分省考试中式的第一名,因而茂实此人应参加过科举考试。这样看来,倪瓒之信或许写在茂实赴试之前,或许又信札中言“冶工未还”事,则可能与倪瓒三、四十岁家中修缮庭园或冶炼丹药有关。倪瓒与道学颇有渊源,其兄倪昭奎曾先后担任过儒官、道官,并与“玄中真师”共同修建玄文馆。在倪瓒的诗文集中,张雨是倪瓒诗文往来最多的人物之一。张雨比倪瓒年长近三十岁,学道于集庆路句容县、镇江路金坛县界上之茅山,倪瓒也常向张雨学习研道之事,两人亦师亦友,倪瓒喜好道学,因而在信札中提及也不足为奇。以此信札文意揣测,或许茂实也参与到了此事之中。现存倪瓒书法作品并不多见,以著 录宏富著称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所载倪瓒书法作品仅四件。即上海博物馆所藏《行书题跋水竹居》、《楷书江南春词》,故宫博物院所藏《行书寄静轩诗文》、《行书淡室诗》。此外见诸记录的倪瓒书法作品,尚有昆仑堂藏《与袁寓斋书画卷》(1362年,纵29cm,横59.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v》(1362年,纵28.4cm,横52.8cm)、香港中文大学藏《次韵耕渔者诗札》(1373年,纵28.7cm,横39.4cm)和《呈云浦诗札》以及藏地不详的《呈张德机诗札》等。以上数种皆是倪瓒代表性作品,而风格各有不同。这显然和作品创作时期有关,粗略来讲,倪瓒中年时期的书法瘦硬挺拔,笔画细劲,有一种潇洒出尘的姿态,到了晚年,其书法更加率性自由,个别字的结体变得略扁,笔画丰厚而不失力道,无意取媚而风姿淡远。倪瓒的书法,又因形式和题材不同而各具特色。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 《行书淡室诗》(纵64cm,横27cm)是倪瓒存世作品中唯一的一件大字行楷书,整体布局舒朗,错落有致。《静寄轩诗文》为倪瓒71岁时所作,上方篆书“静寄轩”和帖首篆书“静寄轩诗文”乃张绅所书,倪瓒自作并书写诗文,作小楷,笔力精致,结字略扁,外舒内紧,质朴遒劲中略带隶书笔意,是倪瓒晚年时期的书写风格。这两件作品均有较强的形式感,相比之下,倪瓒的信札类书法作品显得更加自然率真,不拘泥于形式。较之信札,倪瓒的诗稿类书法作品自由程度则更高,在同一页可以有多种面目共同存在,现存如《送高胜霞》、《自述怀古诗》,其诗稿主要以行书为主,书写心态更加放松。信札类书法作品有其较为严格的规范,形式上沿袭宋人遗规,比如开篇称名,提及对方时另起一行等等。这类作品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因为是友朋间交流的产物,其间不经意流露出的真性情更显珍贵。《致茂实书札》应是倪瓒中年时期所书,我们把它和其他手札作品对比,可以发现,《与袁寓斋书画卷》虽然整体章法规整,仔细看来挥洒十分随意,用笔稍重,斜势比此作更夸张一些,时期或许稍晚。而《致慎独有道》、《呈云浦诗札》的风格则与此作更为相近,字体瘦长,清婉遒劲,运笔尚骨力,透露出早年师法欧阳询的影子。不过,此札致茂实的小楷书,不论尺幅、文字布局,显得更加精巧雅致。倪瓒传世绘画作品较多,在其绘画题跋上更容易找到同一类型的字体。试举数则,其早期作品《秋林野兴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上题跋,字形刚长、方直,章法整齐疏朗。上海博物馆藏《六君子图轴》为倪瓒四十五岁所作,既有早期结字瘦劲的特点,又糅合小王闲散的神韵。相比之下,此信札与倪瓒四十五岁所作《六君子图轴》上的题跋如出一辙,不仅具备其常有尖锋入笔,横画收笔转钩的特点,兼有静穆淡远之韵。又如台北故宫藏倪瓒《松林亭子》上的题跋,也具备同样的特色。此札初看平淡安和,而真力内蕴,正如徐渭所言“古而媚,密而疏”,文徵明所言“有晋宋人风气”,堪称倪瓒中年时期书法佳品。信札旧为张葱玉所藏,左下角钤“张珩私印”(白),葱玉乃一代鉴定大师,生于收藏世家,从小跟随祖父张钧衡生活,一起欣赏古书画。祖父去世后,张葱玉凭借富裕的家底收藏大量传世名品,包括唐代张萱《唐后行从图》、周昉《戏婴图》,宋代易元吉《猿獐图》,元代李衎《墨竹图》、赵雍《清溪渔隐图》、颜辉《钟馗出猎图》、倪瓒《虞山林壑图》、方从义《武夷放棹图》等,还有大量明清画作精品。郑振铎在《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书序中力赞张葱玉“学邃见广,目光直透纸背,伪赝之作,无所遁形”,足以见得张葱玉眼光之高,当代书画鉴定大师王世襄、徐邦达、启功等均受教于张葱玉,可见其在中国书画鉴定界地位之重。《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是张葱玉将多年收藏过眼的书画作品集结而成,他曾在其中《杜牧》有云:今之司典藏之责者,亦间乱加印章,紊乱序次。亦有为人鉴定,印章之外,书名于画幅者,此岂典藏之宜?抑亦为鉴家之羞。余少时多所收藏,亦复每以印鉴识之,虽当时以梁(清标)、安(岐)为法,仅于隙处盖之,久亦渐悟其非。三十后所得,不复再用印记,至今非之,且引为耻。 由上可知,张葱玉在三十岁以后,不再在所得古书画上钤盖印章。又如《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中著 录的道济(石涛)《荷花图》上钤有“张珩私印”(白)、“吴兴张氏书画之记”(朱),此画得于戊寅(1938),是二十三岁时的藏品。此作亦钤“张珩私印”,可知是张氏早年所得。四十年代末,张葱玉家道中落,其藏品大多售出,现多见于各大博物馆。此札当时售与张文魁,而今辗转面世,实乃幸事。
专场名称 :
畅怀——古代书法夜场
拍卖日期 :
2016-06-07 20:00
拍 卖 会 :
北京匡时2016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声 明 :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